盛夏時節,走進位于張家川縣劉堡鎮的米家、窯兒等村,記者看到,梁梁峁峁,烏龍頭樹枝葉茂盛,滿山披綠渲染著整個溝溝壑壑。

據了解,劉堡鎮緊緊圍繞全縣“4+2”特色產業體系,立足打造‘烏龍頭之鄉’的目標定位,持續做大做強烏龍頭產業,借助當前‘植綠愛綠、見縫插綠’的有利時機,動員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在‘村陣地周圍、房前屋后、道路兩旁、荒山荒坡’,高質量栽植烏龍頭。

通過“菜葉雙利用”技術攻關,實現“春采芽、夏收葉、全年賣”的全周期開發,徹底打破“一季采、半年閑”的傳統模式。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的精準幫扶,更讓這場產業革命如虎添翼,將春耕生產與國土綠化巧妙結合,讓綠色生態與金色產業在張家川大地開花結果。

通過舉辦“烏龍頭技能大賽”,不僅是種植能手的比武場,更是產業升級的加速器——從田間管理到產品加工,從品牌包裝到電商營銷,全鏈條技能比拼將為產業發展注入專業力量。
隨著“烏龍頭之鄉”的招牌越擦越亮,這個曾經藏在深閨的山珍,正通過專業化種植、品牌化運營,逐步構建起“種植-加工-銷售-文旅”融合發展的立體產業生態圈。
從最初的野生資源保護,到如今的千畝產業基地;從簡單的鮮菜售賣,到開發出茶品、腌制品等多元產品,劉堡鎮的探索印證著一個真理:特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既要守住生態底色,更要做足創新文章。隨著產業升級的持續推進,這株扎根張家川的“黃金植物”,正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強勁引擎,引領著山鄉百姓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穩步前行。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