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張家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整合資源、凝聚力量,以愛心托管、志愿服務、青春賦能、青年議事為抓手,持續提升文明實踐精準度與實效性,為轄區發展注入溫暖底色與治理活力。
愛心托管“托穩”童年時光,破解暑期看護難題。針對暑期家長“看護難”問題,各個實踐站依托陣地資源開設紅領巾“愛心托管班”,配備專業志愿者和教師,提供作業輔導、興趣閱讀、手工繪畫等多樣化服務。托管班創新安全教育形式,將防溺水、交通安全等知識融入情景模擬和互動游戲,讓孩子們在趣味體驗中提升安全意識。截至目前,托管班已服務轄區兒童120余人次,成為家長放心、孩子開心的“暑期樂園”。

志愿服務“精準滴灌”,文明實踐融入日常。實踐站以“志愿+需求”為導向,常態化開展精準化便民服務:針對老年群體提供上門清潔;結合環境整治清理樓道雜物、規范非機動車停放;在路口開展三輪車違法載人勸導……志愿服務已覆蓋助老、環保、交通等多個領域,累計服務群眾200余人次,用“小行動”傳遞“大溫暖”,讓文明新風融入生活細節。
青春力量“下沉”基層,激活治理新動能。大學生志愿者化身基層治理“生力軍”,深度參與村社服務。協助網格員入戶宣傳醫保、養老等惠民政策,讓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收集社情民意,記錄村民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需求建議;參與鄰里矛盾調解,用青春視角化解糾紛。青春力量的注入,讓基層治理更具活力、更接地氣。

青年議事“聚智獻策”共繪家鄉發展藍圖。為匯聚青年智慧,各個實踐站召開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座談會。會上,大學生圍繞“我為家鄉建言獻策”主題,結合所學和見聞,就文旅宣傳、農產品電商推廣、青少年假期活動設計等提出20余條實用建議。同時,鎮里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崗位,鼓勵他們以實際行動參與家鄉建設,讓青春在故土綻放光彩。
(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