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臺山匾聯的解釋
霍松林
我為卦臺山寫了一塊匾、一副楹聯,寫、作都不佳;承鄉親們厚愛,都已經刻制懸掛起來了。張永倉同志來信說:“您寫的匾、聯懸掛后觀賞的人都一致贊揚,但解釋不一。所以山上文管組的同志要求您講解一下,好寫在牌子上置于大殿一側,供觀賞者參考!
匾上的文字是“畫卦結繩”!爱嬝浴辈豁毥忉;“結繩”,指把繩子結成網用來獵獸捕魚,不是指“結繩紀事”。根據是《易·系辭》“(伏羲)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
楹聯的特點是:一要貼切,二要對仗工穩,三要平仄協調,在此基礎上追求命意深遠、表述生動。我作的這一副對聯,平仄都符合要求,大家都看得出,故不必解釋,這里只談貼切。
為天水渭南鄉卦臺山的伏羲廟作楹聯,當然首先要切伏羲的事,但光切伏羲的事,那就顯得一般化,任何地方的伏羲廟都能用;因此,還須切伏羲之事發生的地。寥寥數語、既要切事,又要切地,還必須講對仗,調平仄,難度不算小,所以這副楹聯只達到了基本要求。
上聯“納皮興嫁娶,結網教畋漁,渭河猶奏立基樂”,講了伏羲氏的兩大貢獻:興嫁娶、教佃漁;創制音樂,則是在表述地理特征,贊頌歷史功勛時順便帶出來的。
司馬貞《三皇本紀》據譙周《古史考》稱:伏羲氏“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儷皮,兩張鹿皮。納,交納。那時候,并無冰箱、彩電之類,鹿皮就算最貴重的禮品。男方向女方送兩張鹿皮作為聘禮,表示要成雙成對。這種禮儀,直延續到漢代。《儀禮·士昏(同婚)禮》所載的關于訂婚過程中的“納征”禮,仍有“納儷皮”一項。伏羲氏以前是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自伏羲氏創立了以“儷皮”作聘禮的嫁娶制度,才興起了“媒聘婚”,這是從雜居“群婚”到“對偶婚”的巨大變革,標志著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伏羲被稱為“人文初祖”,這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皇本紀》載:伏羲“結網罟以教佃漁”!兑住は缔o》載:伏羲“作結繩而為罔(同網)罟,以佃以漁”。罟,音古,網的總稱。佃,通“畋”,音田,指打獵。伏羲氏把繩子結成網,教人民在陸地網鳥獸(畋),在水里網魚鱉(漁),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條件,把歷史的發展推向漁獵時代。
伏羲氏的這兩大貢獻,可以說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立基”。
《周禮·春宮·大司樂》:“以牙舞教國子!辟Z公彥疏引《孝經緯》:“伏羲之樂,曰《立基》!币馑际牵悍藭r代,有名叫《立基》的音樂。我便由此生發,以活用典故的方式,寫出了“渭河猶奏立基樂”七個字。伏羲時代,距我們已經十分遙遠了,然而當我們登上下臨渭水的畫卦臺,縱目四望,緬懷伏羲的歷史功勛,眼前便浮現一幅遠古時代的生活圖畫:拿著鹿皮去求婚的,拿著大網去捕獸撈魚的,來來往往,—個個喜笑顏開。嗬!人們不再像禽獸那樣雜交了!人們的生活資料,不再那樣難于得到了!這時候,渭水的潺潺聲聲入耳,仿佛在演奏美妙的樂曲——立基樂。這樂曲,不知演奏了多少年,直到今天,還在演奏不已,喚起人們的歷史回憶,促使人們飲水思源,此情此景,不能不使每一個伏羲后裔、炎黃子孫發出由衷的贊頌:偉大的伏羲氏!您制嫁娶、教佃漁的偉大貢獻,的確為中華民族逐漸走向文明奠定了基礎!
下聯“設象契神明,布爻窮變化,隴坂長留畫卦臺”,講伏羲畫卦的偉大意義,并肯定伏羲畫卦之處,就是天水渭南鄉的畫卦臺。
“設象契神明”,講伏羲畫八卦的意義:“布爻窮變化”,講伏羲重疊八卦而成六十四卦的意義!兑住は缔o》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标P于伏羲畫八卦,已成定論。但“因而重之”,即重疊八卦而成六十四卦的是誰,卻有伏羲、神農、夏禹、文王等不同說法?追f達《周易正義》經過考證,斷定“重卦”的人也是伏羲,很有說服力,我采用了孔穎達的說法。
八卦中的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震卦象征雷,巽卦象征風,坎卦象征水,離卦象征火,艮卦象征山,兌卦象征澤。推而廣之,每一卦都可以有更多的象征物。例如乾卦,既象天,又象君、象父、象龍、象金、象玉、象馬,凡“剛健”之物,都可取象!兑住は缔o》稱伏羲“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古人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神明之德”的表現,通過八卦的廣泛象征,人們便可通曉、默契萬事萬物的奧秘。
重疊八卦而成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爻,表示事物的交錯變化,《易·系辭》云:“爻者,言乎變者也!蓖ㄟ^三百八十四爻的分布配合,便可以窮盡萬事萬物對立、運動、變化的規律,幫助人們認識世界,趨吉避兇。“布爻窮變化”,就是這個意思。易卦本來用于卜筮,卻深含哲理!跋蟆(象征)是易卦哲學內容的基本表現形式,而反映事物對立、運動、變化規律的思想,則是六十四卦哲理的根本核心。
下聯分別從“象”、“爻”兩方面歌頌了伏羲“始作八卦”,又重疊八卦的兩大貢獻,然后點畫卦之地。當人們登上天水渭南鄉卦臺山緬懷伏羲創八卦、重八卦的偉大貢獻之時,不能不發出由衷的贊嘆:啊!伏羲的偉大貢獻就是在這里做出的,這地方人杰地靈,真了不起!正是在這里,萬古“長留畫卦臺”!而“畫卦臺”之所以長留,正表現了人們對伏羲貢獻的永記不忘。卦臺山屬隴坂(同阪)范圍,《文選·張衡(四愁詩)》‘‘欲往從之隴阪長”,李善注:“應劭曰:‘天水有大坂,名日隴坂!肚刂萦洝啡铡]坂九曲,不知高幾里!蔽矣谩半]坂”,正是為了突出“天水”、“秦州”。
作名勝古跡的對聯要做到貼切,有時是很困難的。我找了許多古今名人為天水卦臺山伏羲廟所作的對聯,都沒有用“畫卦臺”,我想最好是用進去。但用進去,卻找不到既與伏羲有關,又與“畫卦臺”詞性相同的三字詞和它對偶。歷代沒有人用,大概是這個原因。我讀《十三經注疏》時作過一點筆記,一翻,便翻出了“伏羲之樂曰《立基》”這條材料,用上了。這條材料,許多有關伏羲資料的書里都未輯人,天水伏羲文化研討會的所有論文也都未引用,但其實很重要,所以提一下。
陜西的炎帝陵、黃帝陵在舉行國際性的祭典時都要我作過對聯,錄黃帝陵的一幅如下:
根在黃陵,五千年古柏參天綠。
澤流赤縣,九萬里春潮動地米。
沒有具體講黃帝的許多偉大貢獻,比較空靈,也有飛動之勢。為卦臺山伏羲廟作的這一副把伏羲氏的重要貢獻都寫了進去,比較質實,生動性差一些。
(霍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