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全域無垃圾現場推進會在甘南舉行
唐仁健出席并講話
甘肅日報合作訊(記者呂寶林趙梅)6月28日,全省全域無垃圾現場推進會在合作市舉行。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就全省全域無垃圾工作作出批示。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出席推進會并講話。省委常委、副省長宋亮主持會議并宣讀林鐸同志批示。省政府秘書長常正國出席會議。
唐仁健指出,城鄉環境整治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建設“山川秀美”幸福美好新甘肅重要指示的具體抓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是發展全域旅游的首要前提,是提振各方面精氣神的生動載體,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意義。甘南州把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與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結合起來,將生態、文化、旅游三大產業融合起來,政策上全鏈條、主體上全參與、空間上全覆蓋、時間上全天候、考核上全過程,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實現了由“環境換取增長”向“環境優化增長”轉變。甘南州的實踐證明,越是欠發達地區越不能墨守成規,越要超前想、大膽想,大膽干、奮力闖,只有這樣,才能彎道超車、跨越發展。
唐仁健強調,環境整治是一項長期工作、系統工程,點多、線長、面廣,當前要著力辦好五件事,一是污垃要處理,按照國家和省上的要求,切實把垃圾和污水處理做好做到位。二是街面要整潔,農村要重點抓好改路、改房、改水、改廁、改圈等,城區要以人口密集區域、景點景區為重點,切實解決停車難、亂停放等問題。三是風貌要美化,做到形神兼備,重形更重神,結合自然條件、地形地貌、歷史傳統、風俗習慣,進行量身定制,避免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四是機制要健全,落實責任機制、管理機制、投入機制、獎補機制,實現組織化、制度化、長效化。五是體系要完善,注重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圍繞宣傳、政策、管理、行動等方面,構建政府、企業、社會共治體系。
唐仁健強調,要把握和處理好五對關系。一是高與低。高,就是標桿高、標準高、要求高,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低,就是要實事求是,立足實際,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二是土與洋。要根據不同的地域風格、民族風情、歷史風物、鄉土風味,融生態涵養、環境美化于城鄉建設之中,融文化傳承、村落保護于景區打造之中,融增收致富、生活改善于旅游開發之中。三是城與鄉。既要堅持城鄉聯動,兩頭齊抓,不能顧此失彼,單兵突進,又要區別城市和鄉村、重點鎮和一般鎮、中心村和一般村,確定不同區域的目標、重點、方法和標準。四是表與里。既要外表亮麗,又要功能完善,要由表及里、眼睛向內,多在健全城鎮功能、完善配套設施上下功夫。五是你與我。就是變“要我干”為“我要干”,“要你干”為“你要干”,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力量,善用村民自治、居民自治機制,加快形成自我建管格局。各地各部門要把環境整治作為“一把手”工程,擺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主要領導同志要親自上手,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統籌協調,操作上實之又實,一抓到底,確保抓出成效。
唐仁健還對近期防汛減災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
會上,與會代表觀看了甘南全域無垃圾示范區創建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宣傳片,甘南州、嘉峪關市、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及康縣、清水縣有關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書面征求了《甘肅省全面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還在合作市、夏河縣、碌曲縣進行了現場觀摩。
林鐸就全省全域無垃圾工作作出批示
甘肅日報合作訊(記者呂寶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近日就全省全域無垃圾工作作出批示。
林鐸在批示中指出,創建全域無垃圾示范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是建設山川秀美新甘肅的有力抓手,也是實現全面小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一項投入小、見效快、作用大、影響面廣的發展工程、民生工程。甘南州將全域無垃圾示范區創建與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打了一場很有聲勢和意義的“環境翻身仗”,實現了4.5萬平方公里青山綠水大草原視線所及無垃圾的目標,甘南州的做法,值得全省各地學習、借鑒和推廣。
林鐸在批示中強調,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作出的部署,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因地制宜,系統治理、標本兼治、城鄉聯動、共治共享,推動環境治理不斷向精細化、科學化、常態化推進。要廣泛發動群眾投身環境整治,倡導文明風尚,激發全民熱愛家鄉、共建家鄉的熱情,促進廣大人民群眾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轉變。要注重示范帶動、典型引領,加強輿論引導,營造人人動手、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要把環境整治作為發展全域旅游、壯大縣域經濟的基礎性工作,向優美環境要效益,以良好營商環境促發展,塑造甘肅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