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頌”天水伏羲廟全國楹聯征集工作初見成效
800人投稿 征集2663副楹聯
天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為繼承和發揚楹聯文化,挖掘伏羲文化與楹聯國學的深層哲學內涵,進一步明確天水系對仗理論發源地的地位,在2017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前夕,由中國楹聯學會、甘肅省楹聯學會主辦,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水市博物館、天水市伏羲廟管理局、天水市楹聯學會承辦,面向全國開展了“伏羲頌”征聯活動。征集工作自2017年3月1日起至2017年5月1日截止,收到全國各地800位作者的作品,共計2663副楹聯。
此次楹聯征集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前期宣傳力度大。為征集到優秀的楹聯佳作,我們前期在《中國楹聯報》《甘肅日報》《天水日報》《天水晚報》天水在線、天水市博物館官網和微博微信公眾平臺等各大新聞媒體上刊登了征聯啟事,并進行了廣泛宣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二是來稿地區分布廣。除全國西藏、臺灣、澳門三地外,其余省份均有投稿,其中以湖南、湖北、山西、福建、廣西、甘肅等省份的楹聯作品位居前列,此外還有香港和馬來西亞2名華人投稿,表明此次楹聯征集范圍廣,影響遠。三是來稿作者從業范圍廣。楹聯撰稿作者來自各行業,有工人、農民、專家學者、學生等,并以中老年為主力軍。四是專業人士占有相當比例。本次楹聯征集活動歷時2個月,共有800人參賽,其中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就有268人,另有省級楹聯學會會員45人、市級楹聯學會會員38人,使作品質量有了可靠保證。
按照活動總體安排,楹聯征集統計工作結束后,將由天水市博物館、天水市楹聯學會組織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征集的楹聯進行初評,最后由甘肅省楹聯學會和中國楹聯學會組成專家評審組完成復評和終評。最終評選結果將通過中國楹聯報、中國楹聯學會網、甘肅楹聯網、天水在線、天水市博物館網站,及楹聯界各大網絡平臺等予以公示。優秀作品將結集出版,并在《天水楹聯》專刊刊登。
本次楹聯征集活動組織井然有序,社會關注度和參與性高,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宣傳效應,為歌頌天水、宣傳天水、推介天水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征聯后續相關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敬請社會各界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