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里七天樂 寓教于學過大年
——天水市博物館2020年春節系列社教活動方案
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天水市博物館充分發揮公眾教育職能,計劃在春節期間面向社會公眾舉辦參觀展覽、科普課堂、親子活動、手工制作于一體的系列公眾教育活動,讓市民度過一個快樂的新春佳節。
一、 活動安排
(一)臘八節——祭祖祈福 話說臘八
臘八節俗稱“臘八”,是我國傳統的宗教和農祀節日。在我國古代,這一天,人們要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此次活動旨在普及臘八的由來和節俗知識,體驗節日祭祖的文化傳統。
活動對象:7-12歲青少年兒童(活動限報20名)
活動時間:2020年1月2日(星期四)
活動流程:在青少年活動中心看視頻、講解—參觀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廟景區祭祖—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周秀蘭 楊小麗
(二)小年——春節序曲 小年“迎”福
如果說春節是中國人新年的開始,那么小年便是大年序曲,春節開端。小年寄托著我國勞動人民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這一天,人們掃塵、祭灶、開始置備年貨。本期“春節序曲 小年“迎”!敝黝}社教活動,教大家寫春聯,儲備新年祝福。
活動對象:7-15歲青少年兒童(活動限報30名)
活動時間:2019年1月17日(星期五)
活動流程:參觀伏羲廟了解楹聯文化—博物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習傳統節日知識及春聯書寫技巧—動手寫春聯—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孟瑩 王肇逸
。ㄈ┏跻弧旄傻刂г捀 辭舊迎新過大年
2020年是庚子年,庚為天干,子為地支,干支紀年傳說出自黃帝時代,天干地支紀年法是我國歷法自古沿用至今的紀年方法。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進行固定搭配用以紀年,沿用至今。本期活動,將引導公眾了解我國歷法智慧。
活動對象:7歲-5歲的小朋友,共25-30人
活動時間:2020年1月25日(星期六)
活動流程:視頻講解話初一—干支紀年知多少—我出你算說紀年—互動交流記干支—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張喜
(四)初二——“結”你所愿送祝福
人祖伏羲的偉大功績之一是造書契,以代結繩記事。在契刻符號出現之前,人們用繩子打結的方式記錄事情。那么什么樣的結代表什么樣的意思呢?新年到來,小朋友們想不想將自己的所想所愿寄托在結繩之上呢?本期活動將引導小朋友發掘上古文化的智慧與情致,詮釋繩結藝術的曼妙美譽。
活動對象:7歲-12歲小朋友(共20人)
活動時間:2020年1月26日(星期日)
活動流程:視頻講解話初二—結繩記事知多少—新年結繩送祝!嫌傲裟
活動策劃負責人:張婭
(五)初三——戲曲大聯歡 咿呀鬧新年
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源于原始歌舞,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本期活動將帶領青少年了解傳統戲曲文化,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活動對象:6歲-15歲青少年兒童(活動限報20人)
活動時間:2020年1月27日(星期一)
活動流程:視頻講解話戲曲一—戲曲臉譜知多少—快樂童真畫臉譜—聽戲曲猜戲名—咿咿呀呀唱戲曲—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郭潔
(六)初四——秦人秦味 美食飄香
我國地域遼闊,區域生活方式、飲食文化各具特色。以“隴上江南”天水為例,天水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上可以追溯到伏羲時代“豢養犧牲,以充庖廚”的文獻記述。天水名菜“全家!毕鄠髋d起于秦朝,至西漢由“飛將軍”李廣帶入長安,成為漢宮御餐。宋朝以后, 天水菜肴有了新的發展,形成了傳統名宴“十全”。本期活動介紹古秦州美食,敘述鄉愁,弘揚傳統美食文化。
活動對象:7-12歲青少年家庭(活動限報20組)
活動時間:2020年1月28日(星期二)
活動流程:圖說中華菜系—詳解秦州美食—說說秦州美食寄予的家鄉文化—制作美食手賬—秦州美食知識競答—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戴維嘉
(七)初五——古建探秘之勾心斗角
“勾心斗角”語出晚唐杜牧的千古絕唱《阿房宮賦》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鉤心斗角”原為建筑結構描述,與今天有貶義色彩的詞語含義完全不同。本期活動帶公眾了解古建筑的勾心斗角的神奇之處,感受我國傳統古建筑魅力。
活動對象:7-12歲青少年家庭(活動限報20組)
活動時間:2020年1月29日(星期三)
活動流程:在青少年活動中心看視頻、講解—參觀伏羲廟景區內建筑特點—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崔萍
(八)初六——紙意匠心 古法造紙
春節七天樂,科普也快樂。你知道紙張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古代的紙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嗎?本期活動將帶領青少年了解紙張發展歷程和古法造紙的方法,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活動對象:6歲-12歲青少年家庭(活動限報25組)
活動時間:2020年1月30日(星期四)
活動流程:視頻導說“四大發明”—話說造紙術—古今紙張知多少—紙張用途大探秘—古代造紙的方法—體驗古法造紙過程—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蒲鈺瑩
。ň牛┏跗摺^展覽 識花勝
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漢魏以后,人日逐漸從單一的占卜活動,發展成為包括慶祝、祭祀等活動內容的節日。人日節時,中國女子會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狀,戴于頭上或貼于屏風等處,也會制作各種花朵形狀的剪彩,也就是“花勝”相互饋贈。本期活動將帶領公眾走近“人日”,識作花勝。
活動對象:7-12歲青少年兒童(活動限報20名)
活動時間:2020年1月31日(星期五)
活動流程:參觀展覽—人日說節俗—識花勝—作花勝—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李媛
。ㄊ┰潯皠撘鉄艋\點亮祝!觳⿴泗[元宵”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燈節,是中國春節年俗中的最后一個重要節令。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有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在天水,還能參加春祭始祖伏羲的非遺祭祀活動。本期活動帶青少年在博物館里作燈籠、品元宵、祭始祖、歡歡樂樂過廟會。
活動對象:6-12歲兒童(活動限報名20名)
活動時間:2019年2月8日 (星期六)
活動流程:元宵節俗知多少—作燈籠點亮祝福—快快樂樂品元宵—祭始祖過廟會—合影留念
活動策劃負責人:孟瑩 楊萱慧
二、 責任分工
總負責:管玉
活動總策劃:杜麗敏 許鳳
宣傳報道負責人:胡兆凡
安全保衛協助負責人:鄧光輝
天水市博物館
2019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