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惹朱總理一笑的“東方蒙娜麗莎”(真品)
說起“東方微笑”,熟知中國石窟藝術的人們十有八九會聯想到擁有凌空的棧道、密如蜂房的窟龕以及那些精美的雕塑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是的,1600多年的歷史傳承,東方雕塑館的美譽,尤其是那恬靜會心的東方微笑,面對這種曠世之美,有幾個人能不被她所折服呢?
躲在麥積煙雨之后的,是微笑了千余年之久的佛陀與菩薩。
踏著棧道,穿行于194個窟龕之間,仿佛反復進行著歷史三級跳的跨越:忽而進了十六國時期的后秦,忽而遭遇南北朝的北魏,忽而唐,忽而宋,忽而明、清,一千多年的歷史煙雨,淋漓出這7200尊的拈花微笑…… 麥積山是紅土與砂石構成的礫巖,開窟尚可,塑像卻不成。工匠們沒法像云崗、龍門那樣依山取勢造大佛,或是借石刻形雕菩薩,只得和泥塑像,這倒成全了麥積山,使它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以泥塑和石胎泥塑為主要內容的大型石窟,泥塑畢竟比石雕更易揉捏,才會有那樣動人、那樣傳神的微笑。
麥積山是微笑的,麥積山的佛陀與菩薩也是微笑的,這是麥積山泥塑給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喜樂安詳、親切宜人。特別是那些北朝洞窟。
62窟(北周):一佛居中,四位菩薩分侍兩側,他們全都頷首淺笑,佛的笑容深不可測,菩薩們笑得別有會心,一種掩飾不住的天機頓悟的快樂。
121窟(北魏):一對交頭接耳的女子,笑意盈盈中卻含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憐惜和不屑,讓孜孜于名韁利索之間的觀者,有一種被細鞭擊中心靈的戰栗。
133窟(北魏):此窟有萬佛洞之稱,然而就是那尊看似最不起眼的小沙彌,笑起來也那么動人,單純,毫無機心,卻有些兒頑皮,這樣的笑容,讓人陶然忘俗,不能不有出塵之想。

麥積山石窟中被譽為“東方蒙娜麗莎”的這尊“微笑的小沙彌”,便是“東方微笑”的擁有者了。當年一向嚴肅表情的朱镕基總理面對此像時,也禁不住松弛神經,展露會心的微笑,有大大的照片掛在麥積山石窟下的長廊里為證。該像位于第133窟,輕易不對外開放,即便能看到,收費也是不菲,要近百元的門票。能否有緣觀摩,就看個人的造化了。這是一個少年佛家弟子側立像,面露憨厚而又略帶稚氣的神情,俯首側耳,似乎在專心致志地聆聽佛的教誨;細瞇的雙眼,又好像在琢磨剛才的說教,而那深深刻印在他嘴角上的永遠的會心的微笑,更像是領悟了其中的奧妙,真可謂虔恭,脫俗,穎悟聰慧。遠在1500年前,雕塑技巧便能達到如此的境界,確實令人贊嘆不已。
該像位於第一百三十三窟,輕易不對外開放,即便能看到,收費也是不菲,要數百元門票。能夠看到“東方微笑”真身的人不多,但美的吸引力是不可低估的,於是,復制的“東方微笑”便出現。位于麥積山下甘泉工業示范區的甘肅天水漢唐麥積山藝術陶瓷有限公司,多年來組織藝術家致力于麥積山石窟雕塑藝術的開發,已具規模。由復制“東方微笑”也已衍生成為專門從事麥積山、大地灣等泥塑、彩陶復制品的專業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