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動融入“蘭白都市經濟圈”,加快白銀轉型發展的進程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以建設“蘭白都市經濟圈”為契機,緊密結合白銀的轉型發展實際,認真落實省上的區域發展戰略,重點是圍繞“中心”做文章、緊扣“融入”動腦筋,在“中心”上借力、在“融入”上推進,并通過優化布局和區域聯動,最終更加有力地推動和實現科學轉型,加快推進資源型城市轉型,努力推動白銀的新一輪發展。總體來講,就是要“進一步強化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建設。根據“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的新要求,結合包蘭二線經過白銀區水川鎮和榆中縣青城鎮的實際,重新調整城市規劃布局,面向蘭州、貼近黃河,向南推進、向東延伸,擴大城市規劃范圍,強化高速公路和黃河沿岸區域的人口聚集、產業聚集,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和“黃河經濟”,為加快白銀“融入中心”提供空間條件。
二是進一步強化新興產業發展。順應國內外新興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抓住國家制定出臺相關產業振興規劃的有利時機,盡快制定出《白銀市新興產業規劃》和《白銀市新興產業導向目錄》,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旅游文化產業、商貿流通和物流產業,培育形成新的主導產業和新的增長點,為構建具有白銀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打下堅實基礎,推動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三是進一步強化園區承載功能。堅持以“一園三區一基地”為支撐,加快建設“劉白高速工業經濟帶”。整合園區資源、理順管理體制、注重打造品牌、強化承載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以中科院白銀高技術產業園為龍頭,以“一園三區一基地”為重點,精心打造國家級產業園區,形成“一園多區”的發展模式。要按照核心企業、產業鏈、園區、經濟帶、核心經濟區的層次,進一步明確全市各產業園、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的級別層次和功能定位,支持各縣區大力發展園區經濟,逐步形成各級各類開發區相互銜接、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局面。
四是進一步強化人居環境建設。以“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為契機,堅持以人為本,加強生態建設,提升城市品位,為承載“蘭白都市經濟圈”的人口聚集創造條件。堅持從人居環境建設上入手,在文化軟實力提升上著力,在綜合功能培育上見效,重點做好“建、管、看”和“吃、住、行”的文章,聚人氣、揚名氣、帶福氣、留財氣,努力把白銀打造成“蘭白都市經濟圈”中集休閑、健身、娛樂于一體的良苑佳地。
五是進一步強化城鄉一體發展。堅持“兩帶”帶“兩翼”,“兩區”帶“三縣”的模式,著力構建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帶動機制,把統籌城鄉土地利用、建設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作為著力點,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快速融合。著力構建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發展機制,統籌城鄉勞動力市場、社會管理,消除城鄉經濟社會融合的制度障礙,努力形成城鄉互動、整體發展的新格局。
六是進一步強化轉型推動作用。以科學轉型為目標,以“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為動力,發揮比較優勢,轉化比較劣勢,打好“轉型牌”,走好“轉型路”,用好“五大政策機遇”,抓好“三大工作機遇”,做強“八大支柱產業”,做大“五大產業基地”,認真解決“民生七件事”,繼續擴大“四大民心工程”覆蓋面,不斷完善“六大保障體系”建設,卓有成效地推動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全面轉型,努力實現白銀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