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一個清晨,曾經參加過白銀公司一、二次創業的離休干部閻玉山,來到當年為共和國建設煉出“第一爐銅”的白銀公司冶煉廠撫今追昔。
當看到正在建設的礦山地質公園時,老人激動地說,“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白銀,這個因礦而生的城市在資源瀕臨枯竭的情況下,探索出一條礦竭城興的科學發展之路,我們這些當年的建設者感到由衷的高興!”
資源枯竭,揚起轉型發展風帆
1956年至1963年,白銀曾經有過短短8年的建市經歷。當時,白銀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然而,她熠熠閃光的名字里,卻注定了其后輝煌的內涵。1954年9月,國家成立了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并列為“一五”期間全國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1956年震驚世界的大爆破,在戈壁荒灘上拉開了白銀創業的大幕。1985年8月,白銀市恢復建市。因企設市的白銀,在幾十年的創業中,曾創造了銅、硫產品產量和產值利稅連續18年全國第一的輝煌業績,長期享有“銅城”的美譽,并創造了艱苦奮斗、創業奉獻的“白銀精神”。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白銀主體礦山進入開采后期,銅資源大幅度減少,有色金屬工業陷入困境。尤其是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以來,由于受到資源枯竭與體制轉軌的雙重制約,白銀體制性、結構性、社會性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九五”時期,全市經濟增長跌入谷底。
如何加快城市經濟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白銀面臨的重大歷史課題。2005年以來,白銀把推進城市經濟轉型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總體上謀劃,分步驟實施,為爭取國家支持、加快推進城市經濟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8年3月,國家正式將白銀市列為全國12個首批資源枯竭轉型城市之一。白銀迎來了可持續發展的春天。近年來,白銀市委、市政府不等不靠,奮發進取,以經濟轉型為根本,以社會轉型、生態轉型和文化轉型為基本點,創新發展理念,搶抓機遇,創造機遇,在城市經濟轉型方面開展了不懈的探索。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四個結合”和“六個轉變”,“四個結合”即:產學研結合、政府推動與市場拉動結合、自力更生與借助外力結合、改造傳統產業與培育接續產業結合,“六個轉變”包括在發展思路上,由過去程式化、一般化推進,向強化政府推動、投資拉動,以項目發展求轉變;在產業發展上,由過去主要依靠傳統產業和初級產品增長,向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資源原材料精深加工轉變等,從而奠定了轉型發展上的“白銀模式”。
二十五年艱辛創業,二十五載春華秋實。白銀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大幅度提升。2009年末,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5125元,年均增長9.45%。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礎上,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億元,年均增長15.3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84元,年均增長11.11%。
科學發展,打造循環經濟新亮點
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苦苦探索,白銀人磨礪出了務實創新的拼搏意志。一位見證了白銀發展的老干部告訴記者:是資源開發孕育了白銀,是改革創新使白銀獲得了新生。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代白銀人的艱苦奮斗,白銀成為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甘肅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黃河上游百萬畝高揚程灌溉農業區。進入新世紀以來,白銀市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企業不動搖,一大批項目落戶白銀,傳統產業得到改造提升,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大中型企業逐步走出困境,園區經濟初具規模,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然而,白銀市委、市政府領導清醒地認識到:面對千帆競發、競相發展的迅猛勢頭,白銀必須建立快速發展的目標。省上提出的“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國務院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都使白銀的發展迎來了一個重大的機遇期。為此,市上搶抓機遇,以更加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全力推動各項工作的落實。
白銀市委書記肖慶平說:“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白銀實現快速發展的首選,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
記者了解到,白銀市是我省循環經濟示范區的重點規劃地區,在國務院批復的《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中,白銀有21個項目,總投資770億元,占全省的36%,可謂舉足輕重。
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白銀市全力開展節能減排。去年以來,加快了靖遠電廠脫硫工程、銀光公司硫酸霧治理等項目建設進度,堅決淘汰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重點依靠技術進步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實施白銀公司資源綜合利用等一批循環經濟項目,提高有色、化工、電力、煤炭、建材等重點產業的副產品綜合利用和廢棄物的再生利用。在清潔能源開發方面,大力發展風電、水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在循環農業發展方面,形成種植、養殖、沼氣、農產品加工一體化的循環農業鏈條,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一批重大技術革新項目和循環經濟示范項目的實施,正在改變著這里傳統的工業結構。
同時,白銀市著力加快實施民生建設項目的力度,全力改造棚戶區。從今年開始,利用3年時間完成172.25萬平方米城市和工礦區棚戶區改造任務,建成住房37752套,建筑面積315.2萬平方米,計劃投資68.13億元,確定今年總體上完成50%的棚戶區改造任務。目前全市已開工建設9個片區,在建面積94.29萬平方米,在建房屋10313套。第一批住戶10月可喬遷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