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保榮
在近日召開的白銀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白銀市提出了“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目標和指導思想,其中幾個關鍵詞如春風拂面,令人振奮;幾組數字,讓人感到了破解發展難題那沉甸甸的分量。這次會議不僅吹響了向幸福進軍的號角,更詮釋了白銀市各級政府堅定不移深入實施省委區域發展戰略的信心和決心。
幾個關鍵詞:主題—科學發展;主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根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戰略—率先、創新、綠色、和諧;龍頭—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目標—區域經濟增長中心、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城市、產業轉移承接基地、甘肅中部生態屏障和繁榮文明幸福城市。
幾組數字:“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
未來五年,是白銀市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期,是建設蘭白核心經濟區的攻堅期,也是加快轉型和富民強市的關鍵期。市上實事求是地提出了“十二五”六大戰略任務: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在經濟發展上實現新跨越;著力破解瓶頸制約,在改革創新上實現新跨越;著力推進一體化,在統籌城鄉發展上實現新跨越;著力構建“兩型”社會,在生態建設上實現新跨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會進步上實現新跨越;著力轉變職能,在服務型政府建設上實現新跨越。
市上以優化產業結構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工業增加值達到350億元。以蘭白、劉白高速公路和黃河為軸線,以白銀區、平川區和劉川工業區為支點,構建300平方公里的白銀工業集中區。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延伸有色金屬產業鏈,生產能力擴大到200萬噸以上,精深加工率達到40%以上;擴建TDI生產線,發展煤化工,開發雙酚A新型涂料、煤制氣等系列產品,形成化工產業集群;推進復合型能源基地建設,力爭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180萬千瓦,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拓展裝備制造領域,壯大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型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培育骨干企業35戶、清潔生產企業50戶,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5%,循環經濟投入年均增長30%以上。堅持服務骨干企業,注重培育“小巨人”企業,發展銷售收入50億元以上企業6戶,發展100億元以上企業2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20戶。
與此同時,進一步強化工業主導地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服務業,破解瓶頸制約,重點抓好調結構、促轉型的新型工業化項目;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基礎設施項目;抓好投入量大、普惠性強的城鎮化項目。加快兆瓦級風電葉片、超導變電等10項行業代表技術產業化步伐,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20%以上。力爭70%以上規模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全社會研究試驗經費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5%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20%。
加快蘭白都市經濟圈建設,在通信異城同網、城際公交互通、產業銜接互補、旅游聯合開發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對接蘭州新區開發,規劃建設景泰正路工業區。推進高速、高等級公路建設,改造提升國道、省道干線公路;配合包蘭線擴能改造、干武鐵路二線景泰段等工程建設,爭取白銀至平涼鐵路、紅會支線鐵路改擴建及延伸工程納入國家鐵路網中長期規劃;開發黃河航運航道148公里,實現境內全線通航。積極利用世行、亞行和各國政府貸款,拓展融資空間,加快建設蘭白核心經濟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