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個“易碎品”不能有絲毫麻痹和松懈
——劉偉平在靖煤集團調研安全生產工作側記
甘肅日報記者 白德斌
安全生產,事關每個礦工的生命,事關經濟社會的發展。
7月20日,星期六。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一大早就來到靖遠煤業集團公司魏家地煤礦,到井下570米作業平臺,檢查安全生產工作,與礦工一起交流。
在井下,劉偉平叮嚀企業負責人和當地領導干部要時刻緊繃安全生產這根弦。
他說:“安全生產是個‘易碎品’,我們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和松懈。特別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尤其重大。”
一定要把礦工生命安全作為至高無上的政治責任
在魏家地煤礦的礦井入口,電視里播放著短片——《給爸爸的一封信》,“親愛的爸爸,雖然我還是個孩子,不懂你的工作,但當你去工作時,我最想你,想你平安回家。”一個小女孩用清澈的聲音,告訴爸爸,一定要平安。
每天,礦工們下井時都會認真地看一遍。
劉偉平穿上紅色的礦工服,戴好礦燈、瓦斯監測儀等下井作業裝備,耐心排隊等待檢查。這是礦工下井前必經的一個環節。
和礦工們一樣,工作人員仔細檢查了劉偉平身上的裝備,才允許下井。
劉偉平來到避難硐室檢查了解情況。
避難硐室里面存放氧氣、發電設備、食物、飲用水等必需品。十幾名礦工正在做“載人訓練”。
見到一樣“裝束”的省長,礦工們感到格外親切。
“如果你們發現了安全隱患,向礦長匯報嗎?匯報后,能及時得到解決嗎?”劉偉平問大家。
“匯報,都能解決。”礦工們回答。
聽到肯定的回答后,劉偉平說:“煤礦工人為了國家繁榮,為了全省發展,為了人民利益,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我們要始終把礦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如果做不好,就愧對他們的家屬、愧對人民。”這番話,說到了礦工們的心里。
在安全生產上,永遠都不要滿足
已經快到中午12時了,但國家應急救援靖遠隊還在緊張訓練。
劉偉平來到救援營地,實地察看了演習巷道,救援指揮車、通信車、救護車、宿營車、生活保障車以及救援裝備庫。
劉偉平對救援隊員說:“大家要不斷提高體能和技能,關鍵時刻才能用得上。同時,也要多去煤礦,熟悉礦井的情況,一旦發生事故,能夠準確、快速實施救援。”
靖煤集團在安全生產方面的資金投入、責任落實、礦工培訓都做得不錯。但劉偉平還是一再叮嚀:“在安全生產上,永遠都不要滿足。”
劉偉平說:“現在的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抓安全生產永無止境。”
劉偉平說,還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安全制度,把安全責任層層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和每個職工,形成人人盡職盡責、環環相扣銜接的安全管理體系。
劉偉平說,在企業的作業環境、安全設施、改善員工生產條件、員工的安全技能培訓上要舍得花錢,為安全生產提供保障。
劉偉平叮囑省安監局的負責同志,要利用好現代信息手段,構建省、市、縣、礦四級聯網的全省煤礦安全監管信息網絡系統,提高監管效率、降低安全風險。
大檢查一定要徹底,真正做到“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
安全生產,關鍵是要抓好落實。
劉偉平指出,要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來一次思想重視程度大檢查,看看意識是否到位,是否真正落實了“一崗雙責”。
劉偉平強調,要從每個細節進行全面徹底的檢查,切實做到制度健全到位,檢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后患、全程不走過場。要突出檢查“雙七條”的落實,強化煤礦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加快建立煤礦安全長效機制。要堅決整治小煤礦,決不允許小煤礦“拼盤”后再重新生產。要認真排除隱患,建立檔案,制定整改方案,抓緊整改到位。
劉偉平還對靖煤集團抓好當前生產經營提出了要求,希望企業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延長產業鏈條,加強技術攻關與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
省政府秘書長張生楨一同調研。 (本報靖遠7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