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國經濟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同時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當前,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是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一個變數。中美經貿摩擦會改變我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嗎?只要作一些深入分析研判后,就一定會得出否定的答案。
一、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具有牢固基礎
要走好前方的路,有必要回頭看看走過的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曾遭遇過各種封鎖、制裁、壓力、挑戰,但這些都沒能阻擋住中國經濟茁壯成長的腳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為什么能夠持續快速發展?一個重大優勢,就是我國是一個處在發展與改革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工業化城鎮化蘊含巨大發展空間,制度創新釋放了強大動力和活力,具有雄厚的人口、資源、資本和市場優勢,社會主義制度能夠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真實地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因此,只要作為發展和改革中的社會主義大國這一基本國情、基本優勢沒有變,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基本態勢就不會變。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國內外復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一系列科學判斷和正確決策,成功駕馭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形成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這是當下我國經濟能夠保持穩中向好態勢的根本原因,也是今天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新困難新挑戰的重要法寶。
黨的領導,是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定盤星。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我國經濟建設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凝聚共識、調動各方、形成合力,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不僅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而且把改革開放不斷引向深入,使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今天,我們黨領導經濟工作的理論更加成熟、經驗更加豐富、戰略策略更加科學,各級黨委領導經濟工作的政治責任感更強,制度化法治化專業化水平明顯提高,更有信心和能力帶領全國人民戰勝各種困難挑戰。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體系,是我國打開高質量發展之門、保持經濟發展持續向好的金鑰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增大、民生短板突出、發展動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面對這些困難,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了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深刻變革的新的政策體系。在這一政策體系作用下,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生態環境總體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國經濟正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穩步發展。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我國經濟實現穩中向好的思想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這是認清歷史機遇期基礎上顯示出來的戰略定力和決心,為我們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撐和方針遵循。“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我們黨一方面不斷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著力提高各項政策的前瞻性、精準性和有效性,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社會民生的底線、生態環境的底線,使經濟始終運行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努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我國對中美經貿摩擦的沖擊有強勁承受能力
有一種議論認為,中國的經濟實力與美國相比差距太大,與美國打經貿戰打不起。中國從來就不愿打經貿戰,但別人打上來了,我們只能被迫還擊。敢于自衛還擊,方能阻戰、止戰。不可否認,經貿戰沒有贏家。中美經貿摩擦會對我國經濟增長、金融穩定、貿易和投資、就業和民生等諸多方面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尤其是被加征關稅的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短期內會受到沖擊。對此,我們決不能低估。同時更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特別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結構明顯優化,有力提高了對外來沖擊的承受能力。
擁有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質和優勢。我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工業化和城鎮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空間,具有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潛力。同時,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之間發展存在明顯梯度和差異;人口眾多,擁有近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和4億多中等收入人群;產業門類齊全,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等等。這些基本特質和優勢,為我們有效應對各種外來的風險挑戰提供了有力支撐。
內需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2010年以來,我國出口、投資增速有所下降,但消費增速相對平穩。2017年我國外貿依存度為33%,與2012年的47%相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已遠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2013—2017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56.2%,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持續增強,已成為穩定中國經濟大船的壓艙石。
對外貿易市場多元化取得新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推動多邊貿易和“一帶一路”建設,著力加強自貿區建設,使得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自貿伙伴的經貿關系更為密切。2017年,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17.8%,與自貿伙伴的貿易投資額占我國對外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雙向投資的比重分別達到25%、51%和67%。我國外貿并不完全依賴一個國家或地區,有足夠的替代選擇。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過多年主動的結構調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07年的42.9%增加到2017年的51.6%,穩居第一大產業,今年上半年更是達到了54.3%。在中美兩國的貿易結構中,我國的順差主要產生于制造業領域,而在服務貿易上則長期處于逆差。中美經貿摩擦主要發生在制造業領域,我國服務業受到的沖擊比較小。
科技實力顯著提升。美國升級經貿摩擦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打擊我國高科技創新能力,從根本上遏制我國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盡管我國的科技水平與美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加速發展,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目前,我國的創新企業數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并進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全球創新指數20強,一些領域的科技創新正在由跟跑為主向并跑、領跑轉變。
總之,美國挑起經貿摩擦,難以改變我國經濟向好基本面,還倒逼我們將壞事變為好事,進一步加快核心技術研發、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市場多元化、強化內需支撐作用。
三、中國一定能在應對中美經貿摩擦中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對這場經貿遭遇戰要作好打持久戰的充分預判和戰略準備。這再一次警示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中國希望通過磋商解決分歧,但也不怕打經貿戰,中國決不會步一些國家當年的后塵。中華民族經由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潮流誰也阻擋不了,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取得這場斗爭的勝利。
當前宏觀調控有足夠政策空間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宏觀調控能力明顯提高,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更為嫻熟,完全有能力平衡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營造穩定可預期的環境。一方面,財政政策能夠在擴內需、調結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可以進一步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繼續出臺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方面的減稅措施,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在降成本、防風險方面仍大有作為。通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可以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增強金融業和實體經濟的抗風險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開放為應對外部沖擊注入強勁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勇氣,銳意推進各項改革,不斷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改革的紅利正在逐步釋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過去主要依賴進口的戰略性產品的國內保障能力顯著改善。“放管服”等重點領域改革正在深入推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市場活力進一步得到激發。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銀行、汽車制造、電網建設等領域的外資進入限制被取消。民營經濟投資環境顯著改善,降低準入門檻、拓寬融資渠道、平等保護產權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可以預見,全方位深化改革開放所激發的發展活力,將有效抵消經貿摩擦帶來的發展阻力。
打造“雙創”升級版正帶來新舊動能轉換和擴大就業雙重效果。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的市場主體大量涌現,不僅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迅速成長,而且有力支撐了就業增加。我國正在加快打造“雙創”升級版,以更大的力度推動解決“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這一重大戰略舉措,將進一步增強我國發展新動能,并培養大量創新人才,吸收大量社會就業。
擁有制度優勢和占據道義制高點將促進中美經貿摩擦向于我有利方向發展。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我們應對中美經貿摩擦的最大底氣。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中國人民就一定能夠萬眾一心、團結一致,形成強大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戰斗力,堅定抗擊美國的霸權主義、貿易霸凌主義。有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保障,我們就能夠迅速動員各方面的資源力量,謀劃實施重大工程項目、進行核心技術攻關、做好基本民生兜底工作、防范重大風險,實現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的目標。同時還要看到,中國對經貿摩擦的合理應對,是對多邊貿易體制和正常國際經貿秩序的維護,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支持。而反觀美國,為了一己私利四處挑起經貿摩擦,不僅被世界各國人民和世界貿易組織所譴責,也遭到了美國國內眾多利益受損者的激烈反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隨著時間的推移,中美經貿摩擦必將繼續朝著于我有利的方向發展。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人民,有這樣偉大的民族,有這樣偉大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國風雨無阻、高歌行進的根本力量。只要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保持戰略定力,積極主動作為,就一定能夠化解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保持經濟穩中向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