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委決定楊子興同志任中共定西市委書記
本報訊(記者晁君杰)2月24日,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召開。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張建榮在會上宣布了省委關于市委主要領導調整變動的決定:楊子興同志任中共定西市委書記;石晶同志不再擔任中共定西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
會議由石晶同志主持。
張建榮在講話時說,省委關于市委主要領導調整變動的決定,是從定西市發展的大局和領導班子建設需要出發,經過認真考察、充分醞釀和通盤考慮作出的。相信一定會得到定西市廣大干部群眾的理解和擁護。張建榮說,近年來,定西市委、市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領導班子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在推進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發揮了堅強的核心領導作用。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大決策,緊緊抓住加快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動搖,立足定西實際,不斷深化對市情的認識,不斷完善工作思路,突出發展抓項目,突出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大力實施產業富民、工業強市戰略,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全市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這兩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等重要指標在增速上開始高于或接近于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增長快速、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是近年來發展較快的時期,為定西市今后的發展打下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省委對定西市這些年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張建榮說,石晶同志在定西工作了9個年頭。他政治上堅定,黨性觀念強,注重理論學習,善于思考問題,有較好的思想理論水平,駕馭全局的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比較強。他作風正派,為人平和,謙虛謹慎,對自己要求嚴格。擔任定西地委、市委書記以來,帶領地委、市委一班人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的方針政策和省委的決策部署,與市委班子成員一道,謀發展,謀大局,在加強黨的建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認真研究定西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不斷調整完善發展思路,牢牢抓住工作重點,帶領全市各級干部鍥而不舍、真抓實干,為加快定西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石晶同志作風民主,在班子內部能夠自覺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重大問題集體研究決定,注重聽取各方的意見,注重集中大家的智慧,市委在幾大班子中形成了堅強的領導核心,較好地發揮了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省委對石晶同志的工作是滿意的,石晶同志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是有威信的。
張建榮說,楊子興同志政治上強,綜合素質好,熟悉經濟工作,善于抓主抓重,工作有魄力有主見,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思想敏銳,視野開闊,工作務實,作風正派,對自己要求嚴格,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擔任市長以來,團結帶領政府一班人,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定和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自覺維護市委的領導權威,在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了政府的職能作用。注重研究和吃透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變化,不斷完善工作思路,調整工作部署,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上來,注重把握和處理事關全局的“六個關系”,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采取一系列重要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和效益同步提升,取得了“四個突破”、“五個加快”的新成績。省委認為,楊子興同志擔任定西市委書記是合適的,是能夠擔當重任的。
張建榮強調,定西市委主要領導的調整,是全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廣大干部群眾對調整后的領導班子都很關注、寄予厚望。希望市委領導班子成員在楊子興同志的帶領下,繼續保持和發揚過去的好傳統、好作風,認清肩負的重大責任,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進一步振奮精神,銳意進取,團結奮斗,扎實工作,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全市人民的期望,不辜負省委的重托。
張建榮還受省委的委托,對定西市委領導班子提出四點希望。他說,第一,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定西正處在歷史上比較好的發展時期,保持和發展好的勢頭,進一步加快發展,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水平,關鍵在于提高市委領導班子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駕馭全局、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第二,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定西來說,第一位的還是加快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效益,千方百計的擴大經濟總量,靠抓加快發展來解決定西面臨的困難和問題;第三,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更好地發揮市委的核心領導作用。要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充分發揚民主,堅持集體領導,不斷加強市委的核心領導。班子每個成員都要強化執政意識和大局意識,積極參與集體領導,自覺維護市委的權威。要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的要求,不斷改進市委的領導方式和領導方法,更好地發揮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鞏固和發展四大班子團結和諧的局面,鞏固和發展全市上下想發展、謀發展、干事創業的局面;第四,要進一步改進作風,樹立親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定西自然條件差,工作環境艱苦,相同的發展結果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市委領導班子要繼續保持和發揚“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用務實的工作作風把已經形成的工作思路堅持下去,靠務實的工作作風把各級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調動起來,靠務實的作風把全市上下的心思和精力凝聚起來。
石晶在講話時說,省委關于定西市委主要領導的調整決定,充分體現了省委對定西班子建設及定西建設發展的重視和關懷,體現了對子興同志工作的信任和肯定,也符合定西干部群眾的愿望,我們全市上下都感到十分的高興。子興同志先后在省直部門和兩個市擔任領導職務,工作經驗豐富,知識面寬,思想理論水平高,政治敏銳,作風務實,對事嚴謹,待人豁達,熟悉經濟工作。2005年到定西擔任市長后,帶領市府“一班人”立足實際,著眼發展,開拓創新,使政府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我相信,定西在子興同志及市委常委會的堅強領導下,一定會把定西的事情辦得更好。
石晶說,2000年,我受組織委派有幸來到定西工作,轉眼已和全市的干部群眾在這塊熱土上耕耘收獲走過了9個年頭整8年。8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干部群眾的辛勤努力下,全市的發展變化令人矚目,產業富民不斷邁出新步伐,工業強市已見成效,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我作為定西這8年探索實踐和發展建設者中一員倍感親切,作為定西新舊世紀交替和定西歷史巨變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我倍感榮幸。臨別在即,我說“兩句話”:第一句話,感謝定西人民對我的教育和培養。8年前,我從省城來到定西。定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純樸的民情民風,在陶冶感染著我的同時,給了我無盡的養分。定西父老鄉親不畏自然條件嚴酷、努力工作。定西五大班子成員精誠團結,體恤民情,關注民生,悉心抓發展的公仆情懷,始終激勵著我和班子成員共同打造著心齊勁足氣順的干事創業環境。定西是啟迪智慧、感悟人生的一片沃土,定西更是探索實踐、干事創業的一片熱土,因為這里有勤勞樸實的300萬人民,因為這里有一支默默奉獻、能“打硬仗”的干部隊伍。離別之際,我衷心感謝全市父老鄉親對我的培養和教育,感謝五大班子成員對我的支持和幫助,更要感謝縣鄉班子成員的極大付出和辛勞,也要感謝全市離退休老領導老干部老同志對我的指點和愛護;第二句話,祝愿定西的明天更加美好。我在定西工作生活的8年時間,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也是我事業中最寶貴的一段經歷,更是我工作中很愉快的一段時光。不論我走到哪里,定西這塊給我太多感動和真誠的土地,我都會永遠懷念和珍藏,定西的每一發展變化,我都會感到喜悅和高興,定西的每一成功與勝利,都會給我以動力和鼓舞。我堅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委的團結帶領下,定西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新任市委書記、市長楊子興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說,省委決定由我接替石晶同志擔任市委書記,這是省委對我的信任和重托,也是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我堅決擁護省委的決定,衷心感謝組織的信任,感謝大家的支持。2005年4月初我來到定西工作,定西人民敞開胸懷容納了我,我的全部身心也深深融入了定西2萬多平方公里這塊熱土。我摯愛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更摯愛這里善良樸實、智慧勤勞的300萬人民。三年的工作實踐,磨煉了我的意志品行,豐富了我的人生經驗,充實了我的素質能力。我真心地感謝定西廣大干部群眾對我的支持、對我的寬容、對我的理解、對我的幫助。三年來,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撐”的總體思路和市委“建設和諧文明的特色經濟強市”的目標,堅持發展抓項目、改革抓創新、和諧抓民生、保證抓黨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實施產業富民、工業強市戰略,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生態化進程,竭心盡力為群眾辦實事,著力在上項目、調結構、建城鎮、優產業、抓融資、增收入、保民生上下功夫,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改革開放穩步推進,經濟總量不斷提升,城鄉面貌變化較大,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全市呈現出經濟發展強勁、社會和諧穩定、民生切實改善的良好局面,全市上下形成了政通人和、心齊氣順、風正勁足、團結奮進、共謀發展的良好勢頭。如果說這三年為定西的發展做了一些工作,給定西的老百姓辦了一些實事,得到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肯定和認可,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市政府領導班子團結一致、頑強拼搏的結果,是歷屆領導班子打下良好基礎的結果,是離退休老同志和社會各界關心幫助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各單位及廣大干部群眾努力奮斗的結果。作為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我只是在組織、協調、推動、落實等方面盡了微薄之力,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與廣大干部群眾的信任相比,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