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樹徐高速公路永登縣樹屏鎮樹屏村路段發生一起車禍,一輛長途客車與一輛康明斯貨車相撞,造成2死13傷。事發后,120急救人員、交警和附近村民共百余人對傷者展開救助。
10月29日下午3時許,記者趕到樹徐高速公路2271公里+500米路段時看到,一輛由蘭州駛往金昌、車號為甘A·23319的大客車停在路中央,車左前側被“撕”開了一個大洞。客車前方是一輛車號為甘F·09164滿載茴香的康明斯卡車,該車前部嚴重變形。事發現場一片狼藉,地上散落著乘客們的錢包、食品、行李等物。客車上的受傷人員已全部被送往醫院,交警正在使用道路清障車將卡車變形的車門拉開,把夾在駕駛室內的一名死者抬出來。
樹屏村的綜治員徐達生目睹了車禍的經過,并與村民參與了救助傷員的過程。他告訴記者,當日下午2時30分,一輛隴運快客在超車道上行駛,在試圖超過前面一輛油罐車時,與一輛迎面駛來的康明斯相撞,兩車的駕駛室完全變形。康明斯貨車上的兩人被夾在駕駛室內。客車司機的腿被駕駛室外壁壓斷,兩名乘客被拋出前窗,摔在公路上。事發后,樹屏村近百名村民聞訊趕來救助傷者。隨后,永登縣醫院、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安寧分院、長風廠職工醫院等4家醫院的急救車趕到現場,各級交警部門也連續派出警力趕赴現場,在醫護人員、交警以及村民共百余人的幫助下,傷者被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醫院接到13名傷者
隨后,記者在永登縣醫院了解到,事故發生后,該院出動4輛急救車,接到受傷的人員13人。一名正在接受治療的售票員告訴記者,車內當時有45名乘客,事故發生時,坐在前排的兩名乘客由于巨大的慣性被拋出車外,受傷嚴重。一名20來歲、頭部受傷的乘客告訴記者,他坐在右側的最前排,車禍瞬間發生,他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座位上“托”了起來,從車前方甩了出去,緊接著一頭栽到路上,并滾到了卡車底下。說起驚魂的那一瞬,他和前來看望他的家人都哭了起來。隨后記者從醫生處了解到,該乘客的頭部軟組織裂傷,需進一步觀察治療。
部分路段單道通行
雖然兩車是在高速公路的一條單行道上正面相撞,但交警表示目前不能就此認定康明斯貨車是屬于逆向行駛。因為目前這條高速公路尚未完工,部分路段過往車輛只能從一條單行道行駛。許多因車禍遭遇壓車的司機就此紛紛向記者反映,該路段以西只有一處標識指引司機進入逆行道,但該標識以東,卻沒有提示是否繼續逆行或進入另一邊道的標識。因為單行道上經常出現逆向行駛的車輛,所以車輛在超車時很容易發生車禍。
本報記者黨小軍李彥簫
10月29日,樹徐高速公路永登縣樹屏鎮樹屏村路段發生一起車禍,一輛長途客車與一輛康明斯貨車相撞,造成2死13傷。事發后,120急救人員、交警和附近村民共百余人對傷者展開救助。
10月29日下午3時許,記者趕到樹徐高速公路2271公里+500米路段時看到,一輛由蘭州駛往金昌、車號為甘A·23319的大客車停在路中央,車左前側被“撕”開了一個大洞。客車前方是一輛車號為甘F·09164滿載茴香的康明斯卡車,該車前部嚴重變形。事發現場一片狼藉,地上散落著乘客們的錢包、食品、行李等物。客車上的受傷人員已全部被送往醫院,交警正在使用道路清障車將卡車變形的車門拉開,把夾在駕駛室內的一名死者抬出來。
樹屏村的綜治員徐達生目睹了車禍的經過,并與村民參與了救助傷員的過程。他告訴記者,當日下午2時30分,一輛隴運快客在超車道上行駛,在試圖超過前面一輛油罐車時,與一輛迎面駛來的康明斯相撞,兩車的駕駛室完全變形。康明斯貨車上的兩人被夾在駕駛室內。客車司機的腿被駕駛室外壁壓斷,兩名乘客被拋出前窗,摔在公路上。事發后,樹屏村近百名村民聞訊趕來救助傷者。隨后,永登縣醫院、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安寧分院、長風廠職工醫院等4家醫院的急救車趕到現場,各級交警部門也連續派出警力趕赴現場,在醫護人員、交警以及村民共百余人的幫助下,傷者被迅速送往醫院救治。
醫院接到13名傷者
隨后,記者在永登縣醫院了解到,事故發生后,該院出動4輛急救車,接到受傷的人員13人。一名正在接受治療的售票員告訴記者,車內當時有45名乘客,事故發生時,坐在前排的兩名乘客由于巨大的慣性被拋出車外,受傷嚴重。一名20來歲、頭部受傷的乘客告訴記者,他坐在右側的最前排,車禍瞬間發生,他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座位上“托”了起來,從車前方甩了出去,緊接著一頭栽到路上,并滾到了卡車底下。說起驚魂的那一瞬,他和前來看望他的家人都哭了起來。隨后記者從醫生處了解到,該乘客的頭部軟組織裂傷,需進一步觀察治療。
部分路段單道通行
雖然兩車是在高速公路的一條單行道上正面相撞,但交警表示目前不能就此認定康明斯貨車是屬于逆向行駛。因為目前這條高速公路尚未完工,部分路段過往車輛只能從一條單行道行駛。許多因車禍遭遇壓車的司機就此紛紛向記者反映,該路段以西只有一處標識指引司機進入逆行道,但該標識以東,卻沒有提示是否繼續逆行或進入另一邊道的標識。因為單行道上經常出現逆向行駛的車輛,所以車輛在超車時很容易發生車禍。
本報記者黨小軍李彥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