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甘肅>>正文 |
甘肅文化資源面臨流失窘境 |
(2005-11-17 18:26:20)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蘭州新聞網 打印本頁 |
|
|
寧夏人正在爭奪甘肅靈臺的皇甫謐、天水伏羲故里被三個地方瞄準、遼寧準備要回《四庫全書》、原本在甘肅的黃帝陵也被陜西人搶走了、“柳毅傳書”誕生地甘肅涇川也被寧夏爭奪……一大批原本屬于甘肅的文化資源正在遭受到其他省區搶奪。
背景:經濟效益巨大
伴隨著人們觀念的轉變,過去少有人關注的文化資源,如今卻突然成為人們爭搶的對象。究其原因,這些文化資源背后所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
甘肅是中華民族的起源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先民們在甘肅大地上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這幾年,旅游業的日益興旺,也帶動了文化資源的開發,大批文化資源已經成為旅游的熱點。我省的敦煌莫高窟、武威雷臺和百塔寺、天水麥積山等等,每年游客如云,帶來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但是,同國內的西安、北京、杭州等地相比,我省文化資源的開發還很落后。
至于目前寧夏等地方爭論皇甫謐祖籍問題,其主要目的也是想把世界級歷史文化名人皇甫謐“請到自己地盤上來”,以帶動地方文化經濟的發展。
現狀:資源爭奪激烈
也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一些省區開始搶奪原本屬于我省的文化資源,有些是基于同一個人物或事件的不同階段而爭奪的,而有些純粹是無理取鬧。
據了解,寧夏為了爭奪皇甫謐,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他們動員了寧夏的專家學者站出來撰文或發言,認為皇甫謐出生地并不在甘肅靈臺,而是在寧夏彭陽。在《工人日報》、《寧夏日報》、《華興日報》等報刊上以“《甘肅搶奪寧夏人文旅游資源》”、“《皇甫謐是咱寧夏人》”、“《‘皇甫謐事件’報道引起國內媒體關注》”、“《皇甫謐出生地被‘移植’》”等為題,針對甘肅省靈臺縣大力開發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的舉措進行抨擊和“搶奪”。
在記者多次關于甘肅文化資源的采訪中,很多專家坦言,今后關于文化資源的爭奪還會更加激烈。甘肅人應該加快行動,積極動手,看住自己的東西。
出路:盡快做大做強
人們爭奪文化資源的目的,是為了推動旅游發展經濟。有關專家認為,保護原本屬于甘肅的文化資源,就必須齊心協力,在更廣泛的領域、更高起點和層次上開展相關文化研究、學術交流和傳播推廣,在全國甚至在全世界打響甘肅的文化品牌,盡快利用我省豐厚的文化資源,從各方面做大做強,從而刺激和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才能將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永遠留在故鄉。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