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雨露濃化作萬家春
——我省下大力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本報記者蹇勇德宜秀萍
從今年開始,省財政對省直公立醫療機構每張病床的床位補貼由7100元提高到14200元;今年下半年,省直公立醫療機構將全部設置扶貧濟困病房,其床位數不低于核定床位數的10%。
從今年開始,通過財政轉移支付逐年提高對鄉鎮衛生院的補助標準,力爭到2008年鄉鎮衛生院人員工資實現財政全額供給,同時對全省承擔公共衛生任務的鄉村醫生,每人每月補助100元。
從今年開始,省財政每年將安排4000萬元,為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配備基本醫療設備。預計“十一五”期間,甘肅農村衛生省級經費新增投入將超過15億元,全省衛生事業的總投入逾60億元。
今年,各級財政補助到位后,我省合作醫療基金將超過3.5億元,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縣市區將達到38個,參合農民850萬人,占全省農村人口的46.8%。
這一系列德政之舉、利民之策,傳遞著一個令人鼓舞的信息:省委、省政府在下大決心、花大力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十五”期間,我省醫療衛生投資總額超過20億元
解決群眾看病難,關鍵在投入!笆濉逼陂g,我省在這方面的投入超過20億元,成為甘肅歷史上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最多的時期。
我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衛生機構,通過國債、中央轉移支付、貸款、自籌資金等渠道,爭取資金15億元,用于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改造。先后建成了省、市兩級14個標準化中心血站,84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年,83個傳染病院區和14個緊急醫療救援中心也將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屆時,將形成具備2183張傳染病床的傳染病救治網絡。
“十五”期間,我省還先后實施了貧困地區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農村衛生服務體系項目、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項目,對32個貧困縣醫院、23個中醫院和513個鄉鎮衛生院進行了重點建設。全省醫療衛生機構和疾控、醫療救治體系新增業務用房180萬平方米。今年,中央財政又投入國債資金654萬元,為我省29個縣市區配置了農村巡回醫療車。與此同時,中央專項資金還將繼續向我省農村傾斜,用于醫療救治體系建設、縣級醫院急救、檢驗能力建設、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建設和公共衛生機構設備等方面的資金逾1億元,裝備各項醫療設備總數達到5226臺件。
宕昌是國列貧困縣,而當地的28所鄉鎮衛生院卻個個建得漂亮、氣派,X光機、B超等醫療設備一應俱全。這些均得益于在該縣實施的世行貸款衛八項目,該項目覆蓋了我省10個最貧困的縣,總投資1.27億元,建設了180多所鄉鎮衛生院,提高了項目縣醫院眼科技術,幫助數以萬計的貧困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還探索出了一條醫療扶貧的管理模式!笆濉逼陂g,像衛八項目一樣的國際貸款和援助項目在我省的總投資超過了6億元,為了保證這些項目的順利實施,在財政極為困難的情況下,我省各級政府確保各項配套資金4億元及時足額到位,有效地改善了項目地區的醫療衛生條件。
農村合作醫療、萬名醫師支援農村堪稱是雪中送炭
今年72歲的馬世民是武山縣溫泉鄉柏家山村村民。4年前,他股骨壞死導致左腿開始腫痛、麻脹。一個錢字阻斷了到縣城治療的念頭。去年,他和老伴一人交了10元錢,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恰巧武山縣中醫院骨外科醫師趙文峰正在鄉衛生院開展衛生支農。趙文峰多次上門服務,直到馬大爺的腿不疼了,不拄拐也能走穩當了。由于馬大爺參加了合作醫療,自己僅掏了100多元就治好了原以為已沒治的病。
“合作醫療”、“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是我省的兩項惠農醫療政策。對許多缺醫少藥的貧困山鄉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幸運的馬世民老漢將兩項利民政策都享受到了。
2003年5月,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啟動了。中央財政給試點縣貧困農民每人補助10元,省、市、縣三級財政補助10元,農民個人出資10元,共同建立了合作醫療基金。據統計,各試點縣貧困人口參合率均在95%左右。截至去年年底,共有100多萬參合農民報銷各類醫藥費4350萬元。會寧縣一項調查顯示,參合后,農民因病致貧、返貧的比例由40%下降到11%,因經濟困難不能診治的比例由46%下降到13%。從今年起,中央財政對我省參合農民的補助標準提高到了20元,地方財政的補助標準也提高到15元。農民可以得到更多的實惠。
2005年5月,作為全國唯一的城市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試點省,我省從省、市、縣三級醫療機構抽調1265名業務骨干,組建成43支醫療隊,分赴全省43個國扶貧困縣、350所鄉鎮衛生院,開展醫療幫扶活動。一年來,醫療隊員共做手術近9000例,平均每例手術節省費用近千元,加上交通等項費用的節省,直接減輕農民就醫負擔近2000萬元。在此基礎上,醫療隊開展巡回醫療3000多次,受益群眾近70萬人次。開展新技術、新業務800多項,項目地區農民有病應就診而未就診率下降了6.5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我省通過政府撥款和社會各界自愿捐助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5307萬元,于2004年開展農村醫療救助試點工作,對患大病農村五保戶和貧困農民家庭實行醫療救助。一年多來,已救助農村貧困患者102萬人,發放救助金558.71萬元,有效地緩解了部分農村人口因病致貧、返貧的問題。
招標采購讓虛高藥價縮水,社區衛生建設讓城里人受益“看病貴”的源頭之一是藥價高。從2000年開始,我省先后5次組織對8大類、8906個品種規格的藥品進行了集中招標采購,讓利患者累計2.68億元。5次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打開了藥品降價的通道。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參加藥品集中招標采購的縣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314家,占同類醫療機構總數的88.5%。其中,政府所屬的216家縣級以上醫院,全部參加了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會寧縣對縣、鄉、村藥品實行統一采購,使藥品零售價降低了30%,給群眾直接讓利230萬元。靈臺縣則實行單病種最高限額付費,較好地控制了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
從2004年的衛生統計數據來看,全省平均每一門診人次醫療費用為49元,每一出院病人醫療費用為2132元,低于全國108元和3910元的平均水平。應當說,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功不可沒。
作為解決城鎮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突破口,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已成為城市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省財政在每年投入100萬元專項經費的基礎上,2004年又增加80萬元,用于創建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耙匀藶楸,服務第一”是社區衛生的宗旨。主動上門,提供健康咨詢、家庭病床、康復理療等便民服務,讓社區衛生日漸贏得民心。目前,全省已建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83個,以社區衛生服務組織、綜合醫院和?漆t院合理分工的城市醫療服務體系已初步建立起來。城市居民小病進社區、大病才上醫院,既節約了醫療費,也緩解了大醫院的擁擠狀況。
……
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由來已久,要徹底解決或許還需要很長一個過程。但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下,相信不久的將來,不論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群眾,“有地方看病、有人給看病、省錢能看病”都將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