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肅省委書記、省長陸浩與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郭俊次互換故土
|
人民網蘭州7月5日電 象征著中華民族團結和祖國領土神圣的首塊《中華故土地圖》2003年落戶北京中華世紀壇后,經過幾年準備,第二塊《中華故土地圖》文化標志落戶在了甘肅蘭州,今日,安放儀式在甘肅省博物館隆重舉行。
《中華故土地圖》是“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的文化標志物,其主體部分34個行政區域中放置著采集于各行政區域最有文化內涵和底蘊的原質土壤,稱之為“五色土”。原質土經過除菌、防腐和干燥等工藝處理后,以水晶封鑄,形成中國版圖。
作為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甘肅既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又是中國版圖的地理幾何中心所在地,所以被選作第二塊《中華故土地圖》文化標志的落成地,今日,由臺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郭俊次先生帶領的臺灣送土代表團,將取自臺灣日月潭的土送抵甘肅,完成了兩岸匯土,這標志著第二快《中華故土地圖》的正式落成。
安放儀式上,甘肅省委書記、省長陸浩與郭俊次互換了故土,并為《中華故土地圖》揭幕。來自臺灣省和甘肅省的民族歌舞選手翩翩起舞,同賀這一代表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兩岸同胞不可分離的文化標志的落成。(李戰吉 駱斌生)
《中華故土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