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蘭州11月22日消息(記者孟永輝 章媛) 被喻為隴上“都江堰”的甘肅引洮水利工程,于2006年11月22日在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正式開工。引洮水利工程跨越甘南、臨夏、定西、蘭州、白銀5市(州)11縣155個鄉鎮,將解決300萬人口飲水難問題,是甘肅歷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工程總投資約96.44億元人民幣,總工期將達12年半。引洮水利工程的實施凝聚了甘肅幾代人心血,甘肅人民期盼了半個世紀的圓夢工程終于進入了實質性實施階段。

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在典禮現場
以定西為代表的甘肅省中部地區,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干旱少雨,水資源短缺,年降水量僅300—400毫米,年蒸發量高達1400—1700毫米。區內人口298.53萬人,耕地面積1333萬畝,水土流失面積高達85%。受自然、地理、氣候影響,十年九旱,自然災害頻繁,生態環境極其脆弱,人民生活貧困,素以“苦瘠甲于天下”而著稱全國。該地區自產水資源總量4.82億立方米,可利用水資源總量3.91億立方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僅130立方米,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畝均占有水資源量僅30立方米,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是全國最為嚴重的干旱地區之一。水資源的極度匱乏,使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更趨惡化,人口、資源與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于是,“引洮”工程這個大膽的設想開始醞釀并1958年開工建設,但受當時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的制約,被迫于1961年6月停建。

甘肅省代省長徐守盛講話
經過充分醞釀,1992年,甘肅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建設引洮工程的決定,并于2006年8月3日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準。至此,凝聚了甘肅省幾代人心血、甘肅人民期盼了半個世紀的圓夢工程,終于進入了實質性實施階段。
據了解,引洮工程將由九甸峽水利樞紐及供水工程兩部分組成,計劃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內容包括九甸峽水利樞紐及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九甸峽水利樞紐是引洮供水工程自流引水的龍頭工程,一期工程建成后受益人口將達到 91.41萬人,穿越區域為定西、蘭州、白銀三個市轄的安定、隴西、渭源、臨洮、榆中、會寧六個縣區39個鄉鎮,發展高新農業灌溉面積將達19萬畝。

工程一角俯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