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盛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強調
認真貫徹落實總理重要講話精神 切實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
本報蘭州4月3日訊(記者左玉麗)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今天上午主持召開省政府第99次常務會,傳達貫徹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甘肅團討論時的講話精神和在全國防沙治沙大會上有關甘肅的講話精神。徐守盛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
徐守盛指出,溫家寶總理一直十分關注和關心我省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特別是就搶救民勤、搞好石羊河流域的綜合治理問題,總理先后12次作出批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在參加甘肅代表團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又關心并希望甘肅做好四件事:一是決不能讓民勤變成第二個羅布泊;二是一定要保護好敦煌的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三是保護好祁連山冰川;四是防止黑河、石羊河流域沙化和河西走廊地區耕地鹽堿化。在最近召開的全國防沙治沙大會上,溫家寶總理又3次提到民勤、敦煌和黑河的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這次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連續兩次講到我們甘肅的生態環境問題,充分體現了總理對甘肅人民、對甘肅長遠發展、對甘肅這塊土地所傾注的一片深情。這既是對我們工作的關心支持,更是對我們的鞭策鼓舞。
徐守盛要求,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總理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竭盡全力做好我省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這不僅是現階段甘肅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當務之急,更是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不僅是我們甘肅一個省的問題,而且關系到國家發展和民族生存的長遠大計。我們要切實把全省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特別是以民勤及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為代表的河西地區防沙治沙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行動起來,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努力把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工作推上一個新階段,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徐守盛強調,要全力以赴加快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決不能讓民勤變成第二個羅布泊。這是總理早在2001年就明確指出的。加快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遏制民勤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任務十分艱巨。我們要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大力度,加快推進應急項目建設,確保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工程的順利實施。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領導,改革創新,緊抓機遇,密切配合。省政府有關部門、流域內各市縣區都要按照各自職責和任務分工,把各項治理措施和工作細化,嚴格考核辦法,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
徐守盛強調,要采取綜合措施,重點保護敦煌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敦煌土地沙化日趨加劇,綠洲嚴重萎縮,這種“沙進人退”趨勢如果不及時遏制,敦煌將重蹈“樓蘭”覆轍,不僅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和月牙泉不復存在,酒泉市也將唇亡齒寒,河西走廊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生態質量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去年,溫家寶總理曾先后兩次就敦煌生態問題作出重要批示:“敦煌生態保護工作,必須高度重視,科學規劃,綜合治理,加快進行。”敦煌不僅是我們甘肅的,也是全國的,甚至是世界的。我們有責任、有義務,也要有信心,按照總理的要求,切實承擔起歷史賦予的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千方百計把敦煌的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治理好、保護好。
徐守盛要求,要堅持科學防治、綜合防治和依法防治的方針,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總理牽掛的“四件事”,說到底就是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問題,與防沙治沙工作密切相關。為此,我們要不斷探索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河西防沙治沙的關鍵是要解決水和沙兩大問題,實行“合理用水,科學治沙”兩大策略。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統一部署、科學調配內陸河流域的水資源,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改變傳統的農耕經濟方式,變以面積定產為以水定產;采取滴灌、滲灌、噴灌等新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加強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建設,封山造林、退耕還林、圍欄封育、限牧禁牧,恢復森林植被;重點將生態環境極端惡化,喪失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地區的人口移出,減輕生態壓力;嚴格控制大量消耗水資源的工廠、企業數量;適度減少深水井,保護和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資源。要把河西沙區作為防沙治沙的重點地區予以扶持,切實增加防沙治沙和生態綜合治理資金投入。防沙治沙工作要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沙區黨委、政府和林業、水利、農業等部門以及沙區廣大干部群眾都要積極參與,認真落實責任制。
會議還研究了2007年省級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計劃和省屬國有地勘單位部分探礦權、采礦權項目轉讓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