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甘肅省財政廳廳長周多明
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國有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行政事業單位履行職能的物質基礎,是國家政權建設的物質保證。管好全省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是新時期我省財政管理和改革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財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明確思路,正確把握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工作方向
今后一個時期加強我省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統籌推動改革、完善制度體系、堅持科學管理、加強監督檢查。
統籌推動改革,就是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改革放到全省財政改革的大局中來安排,緊密結合完善公共財政體系,統籌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改革。加強與預算管理相結合,強化與政府采購相銜接,推動與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相銜接。
完善制度體系,就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制度體系建設,把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要在完善現有資產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根據資產管理的實際需要,從建立完善配套制度入手,進一步加強制度創新,循序漸進地制定不同層次、不同行業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辦法,逐步建立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制度體系。
堅持科學管理,就是遵循財政工作規律,創新行政事業資產管理的手段和辦法,統籌協調地搞好行政事業資產管理工作。各級財政部門要搞好政策制度制定、監督檢查和重大事項的審批等工作,依據有關規定和工作需要,把日常管理工作授權主管部門負責。
加強監督檢查,就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責任制,明確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管理方面的責任。加強對日常工作的監督檢查,加強對重大事項的監督檢查工作,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二、突出重點,探索創新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途徑
第一,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政策研究工作,加強制度建設。做好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政策研究工作,要從基礎工作入手。這個基礎就是建章立制,使資產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財政管理、財務管理、預算管理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制度體系。2006年財政部發布的《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是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我們要根據這兩個辦法,結合我省實際,做好制度建設工作。
第二,完善預算編制制度,強化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有機結合既是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改革的要求,也是財政預算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二者的有機結合,對增強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解決預算管理中增量管理與存量管理的脫節問題,優化資產配置,從源頭上建立科學管理具有重要意義。要研究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把握:一是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結合的前提是要扎扎實實把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做好,二是要研究探索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結合點,三是做好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工作,要逐步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的資產管理模式,四是抓緊進行資產配置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今后對行政事業單位配置資產,要逐步過渡到按配置標準進行配置,而且要區別不同行業、類型、層次的行政事業單位制定標準,避免出現規模、性質相似的單位人均資產占有量不均衡的現象。
第三,制定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管理辦法,規范國有資產收入管理。一是要按照省政府辦公廳甘政辦紀﹝2008﹞8號《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工作的會議紀要》文件精神,在摸清行政事業單位舉辦的經濟實體數量和經營性資產規模的基礎上,區別情況,分類制定管理辦法,對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和收入實行分類管理,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和資產收入的管理。二是要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中紀委等六部委《關于做好清理規范津、補貼工作的意見》和《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廳、財政廳、人事廳、審計廳關于加強省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管理的通知》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和處置收入管理。必須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收入的征管,資產的處置收入和有償使用收入要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收入上繳財政專戶,支出由財政部門按照計劃和用途審批。收入管理按照激勵和約束并重的原則進行,有償使用收入原來用于自行發放津貼補貼的部分,上繳財政專戶后,由財政部門統籌安排,作為規范后統一發放津貼和補貼的資金來源。三是要鼓勵和保護各單位經營的積極性。對各單位經營性資產的管理,要充分考慮部門和單位的利益,各部門和單位也要正確對待這項工作,不能因為加強收入管理,挫傷經營的積極性,也不能因為津貼補貼由財政統一發放而收回經營性資產,造成資產的閑置和浪費。
第四,落實管理責任,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管機制。要按照“國家統一所有,政府分級監管,單位占有使用”的管理體制,以及與此相適應的“財政部門———主管部門———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模式,落實管理責任,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動態監管。一是加快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的明晰和界定,使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真正形成法律意義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二是要進一步強化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監管機制,切實維護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權威。同時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管的有效途徑,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進行研究;三是要抓好對各單位的審計監督、業務考核等各項工作,進一步規范各部門的自我監管、約束機制;四是逐步研究建立事業單位資產績效管理評價機制,充分發揮評價機制的作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作者系甘肅省財政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