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一個不眠之夜。
當天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特大地震,波及我省隴南、甘南等地,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當晚21時,省人民醫院抗震救災醫療隊名單確定完畢,14人,以創傷外科救治專業為主,副院長蔡曦光帶隊,專家均為副主任以上醫師。
23時,兩輛救護車,急救藥品、器械全部到位,我省第一支奔赴隴南武都重災區的醫療隊啟程了。
越接近災區,路越坎坷。從蘭州到隴南市武都區,通常只需八九個小時。但這一次,整整跋涉了15個小時,到5月13日下午1時,才到達目的地———隴南市人民醫院。
醫院門前的馬路上躺著400多名傷病員,到處是血跡,到處能聽到痛苦的呻吟,眼前的情景讓隊員們心頭一緊。
包扎、治療、護理、幫助搬運傷病員,隊員們馬上投入了緊張的搶救。骨科主任醫師劉林、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劉建雄因陋就簡,為需要手術的病人做手術……
我省地震災區醫療救援工作從此拉開大幕。
一
災情發生后,省衛生廳立即啟動緊急醫療衛生救援預案,通知各市州和省屬醫療衛生單位,迅速抽調醫療救護、傳染病防治和消殺滅方面的業務骨干,配備衛生應急裝備,組建3個梯隊的緊急醫療衛生救援隊伍,實行接力制工作機制,一、二、三梯隊循環工作。
正在天水調研的省衛生廳工作組一行9人,于地震發生5小時后,第一時間到達地震救災現場,在災區迅速成立了現場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
5月13日凌晨1時,由7名專家組成的蘭大二院醫療隊連夜出發,趕赴成縣災區。6點,醫療隊到達成縣。一下車,就開始緊張工作,當診治完80多位重傷患者時,已是晚上7點。稍后,他們又接到命令,奔赴西和縣執行下一個救援任務。
5月13日上午9時,武警甘肅總隊醫院接到命令后,緊急派出一支由42名醫療隊員和2輛野戰手術車組成的醫療隊,跟隨武警官兵趕赴文縣。
5月13日14時30分,省衛生廳副廳長郭玉芬帶領赴醫療救援隊一行13人,攜帶呼吸機等搶救設備,趕赴甘南州協助組織指導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5月13日20時,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0名衛生監督檢測人員及6臺衛生監督快速檢測車組成的防疫隊開赴隴南災區。防疫隊編成6個小組,配備了先進的食品、飲用水快速檢測儀器,攜帶了大量的消殺用品,分赴隴南市各受災縣區,指導地震災區進行疫區消殺、水質檢測和傳染病預防工作,保障災區人民能吃到安全的食品,喝上干凈的水。
5月14日凌晨1點,由省人民醫院、省中醫院、蘭大一院、蘭大二院、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和蘭州市一院組建的6支醫療隊、105名醫療隊員陸續到達隴南、甘南地震災區開展醫療救援工作。
5月16日下午,3輛裝備著心臟按壓泵、心電監護除顫起博儀、心電圖機、呼吸機、急救包等設備,可現場開展手術的野戰急救車奔赴隴南。
當天,省心理衛生協會組織12人成立了心理衛生救援工作隊,首批2名隊員趕赴隴南災區,開展災后人群心理應急救援工作,評估受災人群的心理衛生需求,確定災后心理衛生干預的重點人群。
截至目前,包括地方部隊在內的14支醫療隊、310人相繼奔赴隴南市武都區、成縣、康縣、徽縣、文縣、平涼市以及甘南州等災區,積極開展醫療救治、疫情防治、消殺、食品和飲用水衛生監測監督工作。
他們均來自我省最好的醫院,他們均是各醫院的骨干醫生。
二
5月13日上午,省上專題研究部署了地震災區衛生救援工作,提出了需要地震災區需要加強的五項工作:一是省衛生廳領導要帶隊深入災區,靠前指揮;二是積極開展醫療救治,全力搶救受傷人員;三是加強災區傳染病防治,堅決防止發生傳染病疫情;四是加強災區食品和飲用水監測、監督,保障群眾健康;五是加強信息報送,確保信息暢通。與此同時,省衛生廳積極動員廳系統干部職工全力做好災區衛生救援工作,并決定成立省衛生廳抗震救災工作領導機構,廳機關所有人員取消節假日,進入應急工作狀態。
13日下午,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及副廳長常繼樂、郭玉芬分別帶領省緊急醫療救援中心急救隊員及救援藥品、醫療設備運送車隊,趕往隴南、甘南災區一線。為解決地震災區藥品需要,省衛生廳立即向受災嚴重的隴南市調撥價值100萬元的急救醫療設備,向天水市、甘南州各調撥50萬元的醫療設備,分裝15輛汽車,13日夜間先后出發,緊急運往地震災區。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十分牽掛受傷群眾的救治工作。5月14日,陸浩、徐守盛特地來到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臨時搭建的救治中心,同正在接受治療的傷員親切交談,勉勵他們堅強樂觀,安心養傷,并向蘭州來的醫療隊和醫院的全體醫護人員表示慰問和感謝。
所有的人都牽掛著災區,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三
外面的醫生來了,災區的醫生堅守著。
在武都區中醫院臨時搭建的帳蓬病房里,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
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地震發生時,主治醫師包惠珍正在為一位高危孕婦做剖腹產手術。她剛把嬰兒從母親子宮中取出來時,手術室所在的醫院大樓突然劇烈晃動起來,手術室里備用的兩個氧氣瓶“咣當”一聲,摔倒在地。墻壁上的水泥嘩啦啦散落下來。此時的手術室里頓時一片狼籍。
望著病床上剛開刀后的孕婦,還有剛剛出生的嬰兒,正在實施手術的醫生不知如何是好,此時如果他們亂了手下腳,手術臺上的母嬰就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不要慌,大家保持鎮定。”包惠珍吩咐其他醫生,手術繼續進行。手術室里,三位主治醫生,兩位麻醉師,一位助產師,還有兩位護師,各就各位。
由于胎內缺氧,嬰兒剛出生就沒有自主呼吸,包惠珍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持續三四分鐘后,才聽到孩子第一聲清晰的啼哭聲。這時,他們才急忙把母嬰向樓下抬運。
5月15日,當記者來到武都區中醫院采訪時,院長龍海說:“地震發生后,別人可以跑,但我們的醫生不能丟下病人跟著跑。”
面對殘酷的地震災害,當地各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迅速將住院病人安全轉移到院子里、馬路上,每個醫院都很快都搭建臨時醫療帳蓬。隴南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還在臨時搭建的帳蓬里,建立起臨時手術室,及時救治當地受傷群眾
截至5月16日18時,隴南市三級醫療機構累計診治傷員6253人,住院1272人,已出院676人,同時向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轉診重傷員11人。天水、甘南等地醫療機構傷員救治工作也在緊張有序地開展,每一位傷員都有專人護理,生活都有專人照顧。
不論來自何方,不論是否相識,災區的所有醫務工作者都只有一個信念:我在災區,我愿付出全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