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在文縣中廟鄉、碧口鎮等重災區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強調要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一手抓當前生產,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地開展災后重建工作,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新家園。
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在宕昌縣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強調要千方百計安排好受災群眾生活,以科學發展觀統籌規劃災后重建工作。
省委副書記劉偉平深入成縣、康縣、西和縣察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了解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災決策部署的落實情況,并同基層干部群眾座談,共商災后重建工作的措施和辦法。
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決定,在人大常委會機關大力開展勤儉節約活動,以實際行動支援我省抗震救災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全機關各項節約指標任務:壓縮公用經費,比預算節約5%;減少車輛費用,比上年度縮減5%;減少會議,壓縮會議費用10%;接待費用比正常年份縮減10%—15%;減少差旅費開支;壓縮出國團組,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年內一律不安排出國考察訪問。
省委組織部再次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各級領導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和廣大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經過陜甘兩省2000余名官兵、民兵和鐵路職工的連續奮戰,損毀在寶成鐵路109隧道內的41節貨車車皮全部拖出。
截至18時,我省最后兩條因地震阻斷的村道———文縣碧口鎮水蒿坪村和武都區白馬街鄉小莊頭村通村公路搶通。至此,全省因地震受阻的所有國、省、縣、鄉、村五級道路全部搶通。
首批價值87.47萬元的國家儲備藥品運往我省6個市州的地震災區。此前,根據我省抗震救災醫療需求,國家發改委決定調撥總價值428.56萬元的國家儲備藥品支援我省。
蘭州軍區為隴南緊急運送百噸糧食。
5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到徽縣視察寶成鐵路109隧道搶險進展情況,慰問搶險參戰人員。張德江指出,盡快恢復寶成鐵路全線通車,不但對當前的抗震救災工作,而且對下一步的災后重建和整個西南西北的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
陸浩在徽縣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他強調,地震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各級領導干部要用滿腔熱忱撫慰群眾的痛苦,真心實意、耐心細致地安排好群眾的生產生活,動員全社會力量支持災區,舉全省之力開展災后重建,保證災區人民群眾盡快有自己的新家園。
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在甘南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他強調,要把災區群眾冷暖時刻掛在心頭,多渠道多種方式搞好災后重建。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高宏峰深入我省隴南地震災區,察看、指導我省交通部門抗震救災工作。他要求,要進一步加快搶通速度,提高道路通暢能力,服務全省抗震救災工作。
由省委宣傳部、甘肅日報社、省文聯、甘肅電視臺、省民政廳主辦的“詩慰亡靈·情系災區”甘肅省文藝界新聞界抗震救災“詩歌之夜”大型詩歌朗誦會在蘭州水車博覽園舉行。
5月24日9時50分,中斷行車283小時的寶成鐵路全線恢復通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對此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寶成線提前實現全線通車,打通了西北、西南鐵路大動脈,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災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出席通車儀式。他強調,寶成線恢復通車后,要加強巡查維護,確保西北通向西南的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為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運輸保障。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在天水考察救災物資轉運站,慰問承擔救災物資轉運任務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他強調,天水救災物資轉運站的設立,對以最快的速度把各種救災物資運送到隴南災區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要繼續搞好救災物資的轉運,大力支援隴南重災區的抗震救災工作。
省委副書記劉偉平在隴南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鼓勵干部群眾不等不靠,奮力開展自救,齊心協力重建家園。
國家文物局抗震救災甘肅現場會在蘭州召開。我省19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因地震受損。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表示,國家文物局將組織專家到受災最嚴重的四川、甘肅兩地,協助當地文保人員勘察、修復文物,做好震后文物保護工作。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任正曉來我省調研抗震救災供應情況,要求認真做好災區群眾的口糧供應和救災一線部隊的軍糧供應,保障救災糧食質量符合標準。
省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在隴南市召開會議,通報我省近期抗震救災工作的成效,并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抗震救災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蘭州分公司宣布,國家下達我省的首批中央儲備糧5.96萬噸小麥,即將運往我省地震災區。該公司向我省災區捐助的170噸優質面粉,當天已運往災區。
5月2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會見二炮某部副司令員萬忠林一行,就恢復重建階段部隊支援災區的有關具體事宜進行磋商。
省政協主席陳學亨深入平涼、慶陽市的部分縣區,察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并同基層干部群眾交流座談,共商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的措施和辦法。
省委副書記劉偉平在甘南災區察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
由省委宣傳部、甘肅日報社、省文化廳、省民政廳、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省新聞出版局、省廣電總臺、省外宣辦、省慈善總會、省文聯共同舉辦的“與愛同行”———甘肅省大型賑災義演在蘭州舉行,現場接收捐款6709萬元,接收捐贈物資價值2789萬元。
《甘肅省地震災區困難群眾臨時生活救助辦法》發布。
四川青川發生6.4級強余震,造成我省隴南1人死亡,67人受傷。
5月26日省委書記陸浩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進一步研究部署受災群眾生活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陸浩、徐守盛在蘭州會見專程來我省地震災區考察指導防范次生地質災害問題的國土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一行。
省委機關廣大黨員共交納特殊黨費48.8288萬元,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陸浩、劉偉平、蔣文蘭、勵小捷、侯長安、羅笑虎、劉立軍、姜信治等帶頭交納。
我省通報救災資金和捐贈款物接收發放情況,要求堅決杜絕暗箱操作,確保救災款物管理使用安全。
我省對延期舉行高考的隴南市、甘南州,將實行單獨命題、單獨考試、單列計劃、單獨劃線、單獨錄取。
截至15時,我省已分3次下達或撥出各類救災補助資金6.08億元。
截至20時,四川青川強余震造成我省中斷的交通全部搶通。
5月2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親切看望慰問從地震災區轉院來蘭治療的受傷人員。
徐守盛主持召開第六次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有關問題。他強調,要認真落實各項救助政策,妥善安置災區群眾基本生活;以受災群眾住房建設為重點,全面啟動恢復重建工作。
省政府機關舉行共產黨員交納特殊黨費儀式,共交納特殊黨費30萬元。徐守盛、馮健身、劉永富、陸武成、石軍、澤巴足、咸輝等帶頭交納。
省政協機關舉行中共黨員交納抗震救災特殊黨費儀式,共交納特殊黨費13萬多元。
四川青川、陜西寧強相繼發生強余震,隴南武都區2人受傷,部分房屋倒塌。
5月28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舟曲縣檢查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時強調,生活安置要全面覆蓋,不漏一人,災后重建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爭取在入冬前使受災群眾都能有新的固定住所。
省抗震救災總指揮部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災后重建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徐守盛出席會議并對災后重建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省抗震救災總指揮部作出決定,要求嚴格控制和壓縮一般性支出,大力調整支出結構支持抗震救災。
首支國外醫療救援隊———印度尼西亞人道主義醫療救援隊抵蘭,參加我省抗震救災。
省建設廳收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電報通知,明確分配我省過渡安置房8萬套,其中國家支援6萬套,甘肅自建2萬套。過渡安置房計劃在6月至8月間陸續運抵隴南、甘南、天水等3市州,盡快解決災區群眾的安置和過渡。
全世界面積最大的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大熊貓棲息地部分遭受地震破壞,目前棲息在保護區境內的102只大熊貓生死情況不明。
文縣發生5.0級余震。5月2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在舟曲主持召開座談會,對甘南下一步的抗震救災工作進行了研究。他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務求扎實細致,全力做好當前抗震救災工作。
北京市赴隴南工作組深入災區調查災情,表示要舉全市之力支援災區恢復重建。
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聽取省政府關于抗震救災工作情況匯報。
中紀委監察部表彰抗震救災優秀紀檢監察干部,我省杜登芳榜上有名。
省紀委、省監察廳公布舉報電話和網址,接受群眾對抗震救災工作的監督。
全省第一所“抗震希望學校”在文縣碧口鎮正式落成并開課。
5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災后重建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我省災后重建工作,標志著我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全面啟動。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徐守盛出席會議,并安排當前抗震救災工作,部署災后恢復重建和當前經濟工作。
我省恢復重建的目標任務確定,將分階段推進災后重建。今年的目標是,通過建設活動板房、發放帳篷和維修新建部分住房,使受災群眾在入冬前能有20平方米的保暖住所,安全過冬。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決定先期提供6000萬元資金,用于我省地震災區開展災后重建工作。目前,資金已匯入甘肅省紅十字會賬戶。
我省10個工作組分赴災區,指導督促災區的災后恢復重建工作。工作組的任務是對各級政府、省直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工作進行協調、督促和指導,主要職責是:協調有關市州政府、省直部門和單位,加強相互溝通銜接;督促有關市州抓緊搞好災情核查,并負責核實把關;具體指導市州的災情核查和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工作;及時反映和幫助解決災情核實、受損設施評估以及規劃編制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對各市州擬報的災情報告和災后重建規劃及反映的情況進行抽查。
隴南市2964所學校有1306所完全復課,268所部分復課,23.7萬名學生重新走入課堂。
5月31日正在隴南災區檢查指導工作的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專程到康縣部分受災學校,看望災區兒童,給他們帶去了節日的祝福,并勉勵他們好好學習,長大成為有用之才,將來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