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惠民生
——全省第一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綜述
今年春天來得比以往更早。在這個大地回暖,萬象更新的季節,全省第一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歷時半年,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
自去年9月下旬到今年2月底,各單位積極創新活動形式,按照“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堅持走群眾路線,突出實踐特色,積極探索創新,實現了“統一認識、提高能力、解決問題、創新機制”的預期目標,取得豐碩成果。
堅持群眾路線 凝聚群眾智慧
什么是科學發展觀?曾經一度這個還顯得有點抽象的概念,如今已經變得如此具體。讓我們聽聽老百姓怎么說:科學發展,理解不難;少點新區,多點農田;少點礦山,多點青山;少點指令,多點交談;少點盲目,多點穩健;少點口號,多點實干。更有群眾編了句順口溜,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習實踐好又好,隴原喜事多又多。馬路已變新面貌,鄉村一下換新顏。農村合作搞醫療,看病吃藥可報銷。科學發展硬道理,小康生活不遠啰……”
半年來,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全省100個部門和單位,6140個基層黨組織、89457名黨員干部積極投入學習實踐活動。這場在隴原大地滾動的熱潮,迅速將科學發展觀帶入了老百姓的視野,并漸漸深入群眾的心中。“在整個學習實踐活動中,我們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在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組織群眾廣泛參與。”省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的一位領導如是說。
為了更好地問計于民,中國甘肅網上專門開辟了“我為甘肅發展建言獻策”專欄,新聞媒體公開刊登征求意見函,各部門單位還通過組織召開座談會、發放問卷調查表等形式,先后征求到各類意見建議1萬多條。
深入調查研究是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貫徹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的具體體現,也是抓準問題、抓好整改落實的基礎。省委領導率先垂范,帶著發展中遇到的難點熱點問題,上門求教群眾,廣泛集中民智。省級四大班子和各部門各單位的分析檢查報告,都幾上幾下,反復征求群眾意見。各部門各單位堅持把理論學習與研究思考問題結合起來,共研究確定3314個調研專題;各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在實踐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共召開座談會4752個,形成調研報告3217篇。
這期間,一個亮點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省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組織開展了“一把手”上電視訪談活動,54個部門和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在電視上談認識、談體會、談發展,現場答復問題,與群眾形成積極的互動,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譽和信任。
在整改落實階段,各部門各單位及時向群眾公布需要解決的問題、整改時限、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公開作出承諾,接受群眾監督。這些做法,不僅有效調動了廣大干部群眾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積極性,而且形成了黨群干群互動、共謀科學發展的生動局面。
重實踐抓落實讓群眾得實惠
有群眾說:“發展要圍著‘人’轉,事情要依靠‘人’干,成果要讓‘人’享,和諧要動員‘人’建”;“發展不為人,好比樹斷根”。寥寥數語不僅道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更表達了學習實踐活動的一種民間期待。“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這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很多領導干部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不止一次地這樣強調。
人民的期待就是一種責任。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我省各部門各單位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加快發展、改善民生作為最大的實踐,作為凝心聚力的重要切入點,采取有力措施,解決了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興辦了一批群眾希望辦的實事好事。省委、省政府著力推動落實了2008年承諾為民要辦的14件實事。去年,全省年支農投入達到172.4億元,比上年增加3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80元,比上年增長15%,是近年來農民收入增幅和增速較大較快的一年。特別是災后重建取得重大進展,重災區83%以上的受損房屋得到維修,70%的重建戶住房已開工建設,其中60%基本建成。
去年年末,為了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央做出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部署后,省委便迅速制定了10項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措施;項目建設力度加大,短時間內,蘭渝、西平、天平鐵路,徐古、金永、西長鳳高速公路和電網改造等一批骨干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實施了一批節能減排項目,淘汰17戶鐵合金、5戶鋼鐵企業的落后產能;加大了金融支持地方經濟增長的力度,召開全省重點項目銀企對接會,簽訂111個重點項目的貸款協議,貸款總額1370億元。面對多年不遇的旱情,又及時啟動了抗旱應急預案,投入抗旱專項資金5176萬元。
今年,省委、省政府又在省“兩會”上莊嚴承諾要為民興辦12件27項實事,涉及農村飲水、道路、沼氣、抗震安居房、低保、就業等方面,總投資216億元,這是我省為民辦實事力度最大的一年。
據統計,這段時間全省共出臺保增長方面的措施279項、保民生方面的措施308項、保穩定方面的措施251項。這些不僅深化了學習實踐活動的實效,而且形成了我省新一輪加快發展的熱潮,使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新實惠、新變化。
創新體制機制服務科學發展
發展需要好體制、好機制作為長效支撐。
制約我省發展的因素,既有客觀條件的限制,更與體制機制的不完善緊密相關。為此,我省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搞好學習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任務,針對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中與科學發展不適應、不協調的方面,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攻堅力度,下大力氣推進體制機制的創新,認真進行制度的廢改立工作。
省委把創新體制機制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重頭戲。在動員部署學習實踐活動之前,省委確定了需要重點創新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土地供給、城市規劃、環保約束、財稅分配、民生保障、輿論引導、干部實績考核等10個方面體制機制。隨后,又專門召開創新體制機制工作推進會,明確提出了創新的主要內容、方法程序和工作著力點,指導各級各部門有序、有效地開展工作。
各部門各單位梳理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黨性黨風黨紀方面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2553個。對這些問題,各部門各單位堅持邊學邊改、即查即改,及時解決當前能夠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反復修改完善整改方案,明確整改重點、整改責任和整改時限,采取跟蹤問效、掛牌銷號、限時督辦等措施,狠抓整改任務落實。目前,已累計解決各類突出問題1637個,占整個整改任務的64.1%。
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我省在構建有利于推進全省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制度成果。參加第一批學習實踐活動的各部門、各單位擬建立健全的體制機制412項,需要健全完善的配套制度1155項。截至目前,已建立健全體制機制327項,健全完善配套制度943項。其中,省委確定建立健全的10個方面、16項體制機制中,體現向市縣傾斜的財政管理體制調整方案已經省委常委會研究,出臺實施。省政府還制定出臺了《甘肅省機構編制管理辦法》、《甘肅省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管理實施意見》。各部門各單位廢止制度290項,修訂完善制度1082項,新建制度858項。這些成果,為全省科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環境。
惠風浩蕩,極目天舒,今年春天注定與以往不同。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千里隴原必將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