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召開災后重建工作會議
分析研究災后重建中的新情況新問題 強化工作措施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陸浩 徐守盛出席會議并講話
本報蘭州6月30日訊(記者 白德斌)省委、省政府今天上午召開全省科學有序做好災后重建工作會議,分析研究災后重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統一思想,強化工作措施,調動各方積極性,扎實工作,確保全省災后重建目標任務的完成。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出席會議并講話。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馮健身,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志良,省政協副主席張世珍參加會議。
會議由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主持。
陸浩在講話中指出,我省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由于動手早、力度大,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省上下,特別是災區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的成績應予肯定。但由于我省是重災區,重建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災后重建工作仍是今明兩年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災后重建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既關系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的恢復,也關系拉動內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抓好恢復重建的責任感、緊迫感,切實把災后恢復重建作為黨委政府特別是重災區黨委政府的“一號工程”,認真梳理研究存在的現實問題,解決面臨的重點和難點,科學有序地予以推進,確保按期完成任務。
陸浩強調,要突出重點,明確責任,切實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除交通、電力、大型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由省組織實施外,災后重建的主要工作由市、縣、鄉三級政府全權負責。省對市州已經簽訂了責任書,市州也要與縣區簽訂責任書。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做到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任務和責任到位、協調配合到位、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到位,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陸浩強調,要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搞好災后恢復重建。災后恢復重建不能脫離實際,在規劃執行和項目建設中,必須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實際和農民的承受能力,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和建設標準,不能貪大求全,不能盲目擴大規模、提高標準。特別是對農村住房重建,要因村、因戶、因人制宜,不強求整齊劃一、一步到位。
陸浩強調,要嚴格執行政策,切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全力維護災區社會穩定。各市州和省直部門要對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災后恢復重建的各項政策措施進行認真梳理,嚴格執行,對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偏差要及時糾正,決不允許出現因執行政策不嚴肅而引發新的矛盾和問題,全力維護好人民群眾特別是受災群眾的合法權益。
徐守盛客觀分析了當前我省災后重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和工作要求。他指出,一是農村住房重建面臨諸多問題。
群眾自籌資金的能力弱,重建住房貸款困難,農村特困戶重建住房困難大,建房成本高,存在盲目攀比,貪大求全的現象,異地住房重建戶的后續產業沒有著落。二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較慢。災害造成的缺水、斷電、斷路的情況還比較嚴重,需要重建的護坡、河堤、供水、供電、道路等配套基礎設施工程量大。三是政策落實不夠到位。災區部分地方對災后重建的政策理解不透,把握得還不準,因而出現不公開、不民主,標準不明確,措施不具體,隨意性較大等現象。四是災后重建工作進展不平衡。縣與縣之間、行業之間,有的前期工作快,項目開工率高,農村居民住房重建的竣工率高,而有的工作明顯滯后,這些問題影響了災后重建工作,必須引起各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要進行認真的分析和研究,切實加以解決,科學有序地推進災后重建工作。
徐守盛強調,要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災后重建目標和任務如期完成。在災后重建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的困難問題當做頭等大事,切實抓緊抓好。要嚴格執行政策,確保省委、省政府關于災后重建的一系列相關政策落到實處。嚴格農民住房重建的范圍,按照災情核查階段報批確定的重建戶、維修戶戶數安排重建,不得隨意增加。災后重建的項目要合理簡化審批環節,不再審批項目建議書或立項。災后恢復重建項目的資金安排,要按照國家標準,合理確定建設規模、建設內容、總投資估算、年度資金規模等內容,實事求是,收緊打足,不留缺口,不搞資金拼盤。要進一步靠實工作責任,建立人人有指標,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一抓到底,務求實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把災后重建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作為保障災區突破發展的基礎工程來抓,實現重建與發展的有機結合。要進一步加強對災后重建工作的領導,進一步轉變作風,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精神,帶領群眾自力更生、扎實苦干,早日重建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