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軍轉干部安置工作小組副組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龐波就我省2009年軍隊轉業干部安置相關政策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做好軍隊轉業干部安置工作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軍隊干部轉業地方工作,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一項重要制度。眾所周知,在共和國最艱難的歲月,人民軍隊是鋼鐵長城;在發展建設時期,人民軍隊是共和國穩定的基石。改革開放30年,人民軍隊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骨干力量;急難險重之時,更是沖得上去、豁得出去的生力軍。安置好他們的工作,消除現役干部的后顧之憂,是軍隊穩定和國家穩定的需要,也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問:做好這項工作意義重大,但也面臨很多困難,您能談一下這方面的情況嗎?
答:在人力資源配置逐步市場化的今天,唯一保留計劃安置的僅有軍轉安置這一塊。這也充分說明了安置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為了適應軍隊現代化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每年都有大批軍隊干部退出現役,轉業地方工作。廣大軍轉干部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給地方的安置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安置的難度逐年增大,尤其是省直機關和省會城市的壓力更大,這是不利的一面。但有利的因素也很多。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軍轉安置工作,這是做好安置工作的保證。二是各地、各部門和軍地雙方密切配合。這是做好工作的關鍵。多年來,各地、各部門都能從完成政治任務的高度,帶著對人民子弟兵的深厚感情,克服困難,接收好、安置好每一名軍轉干部。三是各級軍轉安置部門牢記使命,努力工作,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
問:軍轉干部安置有哪些政策規定?
答: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對軍轉干部的安置都實行指令性分配,2001年,調整了安置方式,實行指令性分配與自主擇業相結合的安置方式,但具體的安置政策一直是連續的,基本沒變。主要是繼續發揮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接收安置軍轉干部的主渠道作用;繼續采取帶編帶職數的安置辦法;采取考試考核與雙向選擇相結合的方式;對功臣模范、長期在邊遠艱苦地區和特殊崗位工作的軍轉干部予以照顧性安置等。
問:據說每年都有一些轉業干部不去單位報到,原因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措施?
答:主要原因是一些轉業干部的期望值過高,不愿去事業單位,甚至參公管理的單位也不愿意去,導致每年都有一些轉業干部退檔。為了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省委作出規定:凡第一年安置在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崗位拒不報到的軍轉干部,第二年轉業不再安置到公務員或參照公務員管理崗位。對無正當理由連續兩年拒不報到的軍轉干部,地方原則不予接收安置。我們希望廣大轉業干部要從大局出發,從自身條件出發,降低不切實際的期望值,服從組織安排。
問:今年的安置工作大概到什么時候能結束?對于做好今年的安置工作有什么要求?
答:根據目前的情況,預計今年的安置工作于7月底結束。我們要按照張德江副總理“地方軍轉安置工作再難,不能讓軍轉干部為難,不能讓部隊為難”的要求,認真貫徹全國軍轉安置工作會議精神和省委有關文件精神,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采取有效措施,圓滿完成今年的安置任務。同時,也希望全社會都來關心軍轉安置工作,理解軍轉安置工作,全力支持軍轉安置工作,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構建和諧甘肅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