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甘肅>>正文
甘肅副省長劉永富:共譜隴臺交流合作新篇(圖)
(2009-9-23 22:47: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打印本頁

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前排中)在臺資企業調研(資料圖片)

    絲綢之路、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舉世聞名,甘肅千姿百態、博大精深的絲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吸引著世人的眼光,每年有成百萬游客到甘肅觀光旅游,在絲綢之路上觸摸歷史、品位文化,其中臺灣同胞十之有一。敦煌莫高窟文物、天水麥積山石窟文物先后在島內展覽,《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敦煌歌舞相繼赴臺灣演出,給廣大臺灣同胞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臺灣同胞向往甘肅、到甘肅觀光旅游已經蔚然成風。

    在國慶六十周年即將到來之際,中國臺灣網記者專訪了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暢談甘肅發展以及隴臺交流合作情況。

  記者:甘肅地處西北地區,很多臺灣同胞對甘肅的了解不是很全面,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甘肅的概況。

    劉永富:首先,感謝中國臺灣網給我這次機會,向廣大網友和臺灣同胞介紹甘肅的情況。

    甘肅是西北地區連接中、東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是貫通東亞與中亞、西亞及歐洲之間的陸上通道。甘肅具有悠久的歷史,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發祥地。早在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時代的秦安大地灣遺址,最早的遺存距今已有近8000年的歷史。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看三千年文明到北京,看五千年文明到西安,看八千年文明到天水。所謂八千年文明,指的就是天水的秦安大地灣遺址。甘肅的隴東、隴東南是周文化和秦文化的發祥地。兩漢時期,貫穿東西、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開通,甘肅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隋唐時代,甘肅更是富庶天下,《資治通鑒》盛贊:“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明清時期,隨著經濟文化重心東移和海上交通的發展,甘肅經濟文化逐漸落后。新中國成立以后,甘肅人民艱苦創業,勵精圖治,使甘肅舊貌換新顏。今天,甘肅人民弘揚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為核心的甘肅精神,滿懷豪情地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甘肅資源豐富,不僅有適于農、林、牧、漁各業發展的土地資源、氣候資源,更有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的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和生物資源。鎳、銅等有色金屬儲量居全國首位,水力、風力、太陽能、煤炭等能源資源豐沛,農業資源多種多樣,其中牛羊肉、馬鈴薯和瓜果蔬菜最為豐富且為綠色食品。以石化、有色、冶金、機械制造為主的工業經濟和特色農業、生物制藥等特色經濟、高科技產業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

  記者:甘肅歷史悠久,名勝古跡遍布全省,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甘肅是如何向臺灣同胞介紹和推廣特色文化的?

    劉永富:甘肅具有燦爛的文化,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鮮明。傳說伏羲、女媧都誕生在甘肅,而伏羲文化、絲路文化包括彩陶、青銅、漢簡、石窟、長城等文化,以及西王母文化、黃河文化等都是甘肅歷史文化的代表。其中敦煌文化、伏羲文化、西王母文化、大地灣文化、李氏文化等等,都是臺灣同胞所熟悉的。甘肅民族眾多,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習俗、宗教禮儀,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更多民間民俗文化、飲食文化、歌舞文化等,讓人目不暇接。現在,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臺灣同胞來甘肅參訪,除參觀敦煌莫高窟、拜謁伏羲外,還考察西王母文化,到隴西李氏祠堂尋根問祖。

    為了向臺灣同胞介紹、推廣甘肅特色文化,我們近年來每年邀請臺灣新聞媒體來甘肅開展采訪報道活動,先后舉辦了“情系敦煌—兩岸文化聯誼行”、“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海峽兩岸易文化學術研討會”、“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研討會”等,并且組織敦煌莫高窟文物、天水麥積山石窟文物赴臺展覽,組織歌舞、戲曲、雜技赴臺演出。這些舉措帶動了臺灣同胞到甘肅觀光旅游的熱潮。據統計,近5年間,臺灣同胞來甘旅游、探親、訪問、考察以及從事各項交流達24萬多人,使隴臺交流交往有了長足發展和進步。

    記者:伴隨著改革開放,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那么,在甘肅經濟社會建設中隴臺經貿合作情況如何?

    劉永富:甘肅是一個欠發達的省份,與東南沿海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不斷調整經濟結構,改善生態環境,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民生建設,發展特色經濟,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得到了全面快速發展,古老的甘肅正在成長為古絲綢之路上發展潛力巨大的一片熱土。連續多年來,甘肅經濟均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率都達到百分之十以上。

    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為臺商投資甘肅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從1990年第一家臺資企業落戶甘肅以來,累計登記的臺資企業有300多家,吸引臺資6億多美元,投資項目涉及到農業、化工、建材、醫藥、食品、生物制品等領域。近年來,我們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契機,積極利用各種節會,邀請臺商和臺資企業來甘參觀考察,臺灣大型企業集團如臺塑集團、旺旺集團、統一集團等對甘肅的相關產業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我們切實加強對臺資企業的服務,認真貫徹落實《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積極幫助臺資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促進在甘臺資企業的發展壯大。

  記者: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去年“5?12”特大地震災害中,臺灣同胞給予受災地區群眾極大地關注,積極捐款支援災后重建。目前甘肅災區重建工作進展如何?

    劉永富:是的,兩岸同胞同根同祖、同文同語,血脈相連,親如一家,無論大陸還是臺灣,遭遇災難都會牽動兩岸同胞的心,兩岸同胞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去年“5·12”特大地震,波及到我省10個市州52個縣區,其中隴南市、甘南州、天水市的災情尤為嚴重。甘肅是僅次于四川的重災區。

    震災發生后,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對甘肅給予了有力的支援。全省人民眾志成城,奮起抗災,譜寫了一曲抗震救災的壯麗凱歌。去年冬天就使90%的災民搬進了新房,三年災后重建工作將提前到明年9月底即兩年完成。臺灣同胞在這次抗震救災中給甘肅人民奉獻了真誠的愛心,通過多種渠道向我省捐款捐物累計18,000萬元,體現了隴臺人民血濃于水、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誼。

    這里我想提到的是,臺灣發生“莫拉克”臺風水災后,甘肅人民對臺灣受災同胞給予了極大的同情和關愛。省臺辦和省紅十字會及時發出通知,號召社會各界踴躍向臺灣受災同胞捐款捐物,得到了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積極響應。盡管甘肅經濟欠發達,捐款數量不多,但反映了甘肅老百姓對臺灣同胞難能可貴的同胞情誼。

  記者:甘肅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對臺灣民眾有很強的吸引力。請您介紹一下甘肅的旅游產品。

    劉永富:甘肅旅游資源豐富多彩。甘肅省旅游局與臺灣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聯手,連續6年舉辦“心手相連—隴臺旅游聯誼會”,向臺灣游客推介甘肅旅游,對臺灣民眾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和中國郵政圖標驛使圖就出土在甘肅。今年,在國家旅游局推出的12條國家旅游線路產品中,與甘肅有關的就有絲綢之路、黃河風情、萬里長城、紅軍長征4條線路,表明甘肅精品旅游線路眾多。其中,絲綢之路位居這12條國線產品之首,是我們對臺灣市場主推的產品,也將是未來臺灣同胞出游的黃金旅游目的地。這一線路橫貫甘肅1600多公里,從東到西連接了平涼、天水、蘭州、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8座優秀旅游城市,具有眾多的絲路文化遺存、雄渾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民俗風情,也具備比較完善的旅游接待條件。

    除絲綢之路外,以蘭州、天水和平涼市為中心的東部地區,是我省近年重點打造的又一旅游目的地。這里山勢雄奇,風光獨特,植被豐富,屬于亞高原地區,夏天不出汗,冬天不凍手,是天然的避暑度假休閑勝地。目前,從西安經天水或平涼到蘭州的兩條高速公路全線貫通,交通便捷。因此,甘肅東部地區將是理想的文化觀光、避暑休閑的度假地。

  記者:當前,兩岸關系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請您談一談在未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中,隴臺的交流往來將有怎樣的前景?

    劉永富:當前,兩岸關系發生了重大轉折,呈現出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態勢,展現出和平發展的良好前景。甘肅與臺灣相距較遠,但雙方經濟文化各具特色,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甘肅是有色金屬之鄉、石油化工搖籃,是老工業基地,航天工業、重離子加速器、核工業、風力發電等高科技產業走在前列,節水農業、綠色農業獨具特色,資源優勢、區域優勢、后發優勢非常明顯。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這些特色和優勢為隴臺之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強勁動力。另外,隨著兩岸關系發展,陸資入臺投資已成為現實,甘肅有優勢、有實力的企業也必將赴臺投資。這樣,隴臺交流合作將由原來臺胞在甘肅捐資助學扶貧、投資興業的單向行為,發展為互相交流、互惠互利的雙向行為。

    在人員往來方面,長期以來,臺灣來甘人多,甘肅赴臺人少。現在甘肅民眾熱切期盼赴臺旅游盡早實現,將會有大批游客赴臺觀光旅游。同時,近年來甘肅旅游基礎設施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交通便捷,甘肅與臺灣旅游業界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礎,未來臺灣民眾來甘旅游的人數將會激增。可以預見,隴臺雙向交流一定會十分熱絡。

    我們將大力推動與臺灣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支持各部門、各單位和各市、州舉辦重點交流項目,不斷拓展與臺灣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完善服務設施,為來甘旅游、觀光、興業的臺灣同胞,以及赴臺旅游、探親、交流的甘肅民眾,提供優質服務,為隴臺雙向交流創造良好條件。在此,我代表甘肅省委、省政府歡迎廣大臺灣同胞來甘肅觀光旅游、投資興業,共譜隴臺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李振印 崔鵬沖 李徽 李桂英)

本新聞共2頁,當前在第01頁  0102


相 關 新 聞

·劉永富:運用新理念新舉措 發展大項目大產業(圖)·劉永富視察天水人力資源市場新址(圖)
·劉永富會見國家煙草局副局長何澤華一行·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到蘭州理工大學調研
·做大做強甘肅旅游業——訪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5月24日,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在嘉峪關調研
·劉永富到蘭州、定西等地的儲備糧庫調研·劉永富會見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杜江
·劉永富調研指導武山聯系點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省委常委副省長劉永富調研中華始祖文化園項目(圖)

最 新 圖 片
甘肅省第六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召開(圖) 甘肅省隆重慶祝第25個教師節 陸浩頒獎(組圖) 《甘肅日報》創刊六十周年慶祝大會召開(組圖) 甘肅省黨政代表團在珠海考察(圖) 9月4日,甘肅省黨政代表團赴粵考察(組圖) 甘肅·香港合作發展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圖)

 甘肅新聞
·甘肅副省長劉永富:共譜隴臺交流合作新篇(圖)
·蘭州飯店將被拆除 金川公司介入改造改制(圖)
·甘肅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60年(組圖)
·甘肅省直機關“歌唱祖國”文藝匯演頒獎晚會舉行
·陸浩徐守盛會見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李國英
·甘肅省委舉行慶祝“爾德節”餐敘會
·甘肅鐵路建設將出大手筆
·甘肅文化建設六十年發展歷程(組圖)
·嘉峪關首屆投資貿易洽談會開幕
·訪中共西和縣委書記佘東鵬(圖)
·陸浩與清華大學黨委書記胡和平座談
·“九糧液杯”感動甘肅人物評選活動揭曉(附名單)
·新中國60年甘肅省建設成就展”側記(圖)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會見秘魯客人
·甘肅省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
 文化歷史
·海明威曾廣州考察抗日前線 隨中國部隊冒險(圖)
·蔣介石是如何斗倒汪精衛的:一山不容二虎(圖)
·最早發現毛澤東有雄才偉略的人是誰(圖)
·蔣經國在臺灣對毛人鳳的最后一擊
·1979年中美建交 鄧小平旋風席卷美國(圖)
·1977年恢復高考:國家命運的轉變(組圖)
·蘭州解放60周年紀念特刊(組圖)
·解秘:誰劫走了秦俑坑內的巨量兵器(圖)
·李先念:從鄉村木匠到共和國主席
·毛澤東蘭州戰役電文完整公布(圖)
·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毛澤東沒有想到的勝利(圖)
·激戰珍寶島:中國勇士浴血拼斗坦克群(組圖)
·鮮為人知的尼克松下臺后1976年訪華內幕
·1967年中國首顆氫彈爆炸:大膽采用轟炸機空投
·中國不惜代價援越抗美 32萬軍隊陸續參戰
 博 客
·老交通看天寶高速公路(一)
·景色美艷的寶天高速(組圖)
·牧云:一葉而知秋(組圖)
·陳勤生:龜鳳山贊
·我們心中的紅太陽毛主席
·大學生的地攤(組圖)
·即將通車的寶天高速
·雄風攝影:寶天高速公路
 播 客

·視頻:凈土寺(趙忠祥配音)
·《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新
·韓國裸露新聞制作現場
·天上人間——天之水
·白歆惠薄紗短裙現身
·春晚魔術露陷一幕
·趙本山隆重登場《不差錢》
·縱貫線經典老歌串燒(視頻)
 娛 樂

·楊欣拖家帶口慶生 蹲路邊細心照顧愛子(組圖)
·劉曉慶任亞姐選美評審 風騷抵臺極度搶鏡(組圖)
·《實話實說》國慶后退出熒屏 央視改版大調整
·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總決賽落幕 網絡賽區選手摘冠 
·候選亞姐展火辣身材 泳裝輕薄儀態盡失(組圖)
·四大名著翻拍潮席卷而來 造型詭異情節大變(圖)
·世界小姐中國總決賽在即 候選中國小姐亮相(圖)
·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總決賽拉開帷幕(組圖)
·《建國大業》今日全國上映 上電影院去數星星(圖)
·薛凱琪性感舞衣扭動蛇腰 酥胸半露否認加墊(圖)

 社 會
·煤老板醉駕被抓 提議罰款代替拘留(圖)
·女警半小時微笑敬禮13次 “溫柔一刀”走紅網絡
·白領定期寫遺書成潮流 擔心遭不測提前安排(圖)
·王寶強代言電腦學校涉嫌欺詐 警方展開調查(圖)
·男子用18張照片匯成求婚表白 女朋友被打動(圖)
·長沙性博會首日人數突破2萬 女性占六成五(圖)
·“開胸驗肺”農民工張海超獲賠60余萬元(圖)
·打工妹斑馬線上被車撞飛 抗震英雄冒雨保護現場
·售票員“刁難”乘客喝退賊 公交車打暗語防小偷
·高校洗澡按時間收費 學生稱心理壓力大(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