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地質博物館隆重開館
溫家寶題寫館名
陸浩 劉偉平 陳學亨等出席開館儀式并參觀

本報蘭州10月26日訊(記者 陳曉軍) 六十載風云再起新波,億萬年礦物重見陽光。由溫家寶總理親筆題寫館名的“甘肅地質博物館”,今天上午隆重開館。面對館內珍藏品如此之多之精、設計規模如此之大、建筑風格的新穎別致,來自國土資源部的專家贊不絕口,稱這在國內省級地質博物館中堪屬一流。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陸浩,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劉偉平,省政協主席陳學亨,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姜信治,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陳知庶,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志良,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張洪濤及省政協秘書長石晶等有關領導出席開館儀式,并興趣盎然地參觀了館內珍藏的地質礦產、古生物等展品。
開館儀式由省政府秘書長李沛文主持。
我省是全國最早建立地質博物館的省份之一。67年前,中國地學界的開拓者們胸懷著發展地質科技、振興民族工業之心,在蘭州創建了西北最早的地質陳列室,開了甘肅地學教育之先河。
此次新建的甘肅地質博物館坐落于蘭州市城關區灘尖子,于2007年開工建設;建筑面積1.25萬平方米,布展面積4860平方米,設有序廳、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玉石廳、生命演化廳、土地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4D穹幕影廳和臨時展廳等。
館內收藏了省內外地質礦產、古生物、礦物和巖石標本共3萬余件,其中有大夏巨龍、蘭州龍和甘肅鳥等一大批國寶級精品,還有溫家寶總理當年在甘肅工作時所采集的地質礦產標本。在這里,無論是銹跡斑斑的礦石,還是雪白晶瑩的寶石,無論是黃河巨龍的場景,還是造型奇絕的晶體,無不隱藏著一段段動人故事,蘊涵著人們對地球科學的追求和幻想。透過這些展品,我們可以看到前輩們創造的豐厚地學文化遺產,看到現今人們對地質文化的保存、研究、展示和詮釋。
甘肅地質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全面展示和介紹我省國土資源概況的自然類博物館,集收藏、科研、科普教育和娛樂休閑諸多功能為一體的公益性設施,更是對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地學知識普及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下午,省委副書記鹿心社也參觀了甘肅地質博物館所列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