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助推甘肅新發展
——中國移動甘肅公司2010年助力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紀略
自2009年12月24日國務院批準了《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把甘肅省整體列為全國唯一一個循環經濟示范區,開啟了甘肅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模式,對此,作為甘肅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支柱性的通信產業的領軍企業,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緊緊圍繞《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要求,結合“循環型工業、循環型農業、循環型園區、循環型第三產業”四大重點領域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心帶動,兩翼起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發展戰略,及時調整發展思路和戰略,提出2010年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努力實現“局部領先,整體跨越,全面達到集團中等發展水平”的奮斗目標。
經過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全省上下的智慧經營,創新工作,各項工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在近日剛剛結束的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2011年經營目標預算核定會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對甘肅公司2010年的各項工作給予高度肯定,認為甘肅公司已逐步從“大發展”走向“均衡發展”,具有良好的創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集團公司對甘肅公司的工作“很滿意、很放心、很支持”。2010年,中國移動甘肅公司電話用戶規模進一步擴大,在網電話用戶總數達1400萬戶;網絡質量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客戶滿意度指數在省內通信業內持續領先;全業務運營能力顯著提升,TD網絡百分百覆蓋縣級以上城市,為數千家集團客戶單位提供“一籃子”信息化解決方案;包括手機視頻、手機電視、手機閱讀等在內的近百種G3新業務,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異彩。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已成為甘肅循環經濟建設、社會快速發展以及信息化水平迅猛提升的強力“助推器”。
移動通信助建“數字城市”
在2009年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與甘肅省人民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下,至2010年5月,隨著與平涼市人民政府簽署“無線數字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中國移動甘肅公司與全省14個市州人民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推進TD—SCDMA建設和應用、移動電子商務工程、農村信息惠民工程、社會信息化進程、電子政務暢通工程、信息產業提升工程等六大領域開展深入合作。一年來,所涉六大領域、尤其在“無線數字城市”建設領域取得了注目成績。在2010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當日,全省“無線數字城市”建設現場推進會在嘉峪關市舉行,確認嘉峪關市為我省“無線數字城市”建設試點城市。這是省委、省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對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積極、高效推進“無線數字城市”建設工作的一致肯定。
經過中國移動甘肅公司一年的建設和推進,嘉峪關市“無線數字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已完成無線數字嘉峪關項目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在無線政務、無線企業、無線生活、無線旅游、無線交通、無線校園等領域已都建成了典型的信息化應用示范。至目前,全市已建成TD基站100多個,開通了覆蓋整個市區、文物景區、酒泉鋼廠區的3G網絡,建設嘉峪關市一期WLAN工程,為用戶提供了高速3G上網業務。下一步,還將逐步向更多行業、企業集團客戶滲透,進而為大眾及家庭客戶提供個性化3G特色業務。
就在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努力打造“數字嘉峪關”的同時,近鄰的敦煌市近幾年在與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的合作探索中,城市數字化程度也在迅速提升,特別是城市道路管理、城市執法管理、城市景觀建設和旅游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數字化成果更為顯著。2010年,根據城市發展需要,敦煌市開始描繪新的發展藍圖:建設“國際化旅游名城”。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書記孫玉龍強調,建設好這一發展藍圖,就必須與中國移動開展全面合作,利用移動新技術手段,在現有的基礎上,與敦煌的旅游發展、城市建設和公共環境服務方面進行全面對接,開展全面合作,把敦煌的建設和發展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
作為戰略“中心”的省會城市蘭州,更是把打造“無線數字蘭州”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推進高度。蘭州市委市政府力爭用3到5年的時間,把蘭州打造成為“以需求為龍頭,以應用軟件開發為先導,以基礎數據庫建設為重點,以公用平臺搭建為基礎,以服務群眾為根本,強化信息化基礎設施、技術支撐和綜合應用三大體系建設,突出政務信息化、社會管理信息化、工業信息化、農業信息化、園區信息化和便民服務信息化六大重點領域的“數字蘭州”。
數字校園、數字交通、數字城管、數字檢察、數字海關、數字醫療……中國移動甘肅公司以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和豐富的信息化手段,竭力使城市的現代和未來快速搭接,傾力推動城市飛速發展。“數字化”,正在隴原城市的各個角落健步而入。
移動通信助力新農村
甘肅,是經濟欠發達省份,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占比均很低,在農村,尤甚。如何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如何提升農村發展水平,成為了歷代隴原人從未間斷思考的問題。而如今,隨著移動通信新技術的觸角和信息化手段的廣泛延伸,隴原人脫貧變富的愿望更加強烈。事實上,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積極響應政府大力實施的“村村通電話”工程,以及連年來在全省范圍內扎實開展的“移動進萬家,信息惠隴原”工程,一步步不斷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尤其2010年以來,中國移動甘肅公司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的全省惠農政策落實工作要求,在永靖縣楊塔鄉搭建起了“惠農通”信息服務平臺,并通過積極推廣,使包括種糧農民直接補貼、退耕還林現金補助、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36項中央支農惠農政策在基層全面、便捷落地。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在永靖縣楊塔鄉推廣的惠農政策信息化平臺主要涵涉四項內容:一是惠農親情網。建設了信息化示范村和惠農親情網,楊塔鄉約400人享受了中國移動甘肅公司村內免費通話500分鐘的優惠政策;二是惠農百事通。建成楊塔鄉互聯網線上惠農百事通,將7個行政村的所有移動客戶納入平臺通信錄管理,鄉政府可依托互聯網,及時將各項惠農信息向農戶發布;并能夠依托惠農百事通進行內部事務通知、學習等;三是農信通業務。通過短信、彩信等方式,為農民提供政策法規、農業科技、市場供求、價格行情等信息,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四是自動化監控與控制系統。建成永靖縣扶貧辦核桃園示范大棚、永靖縣農業局良種場示范育種室等區域的自動化監控、控制系統,該系統可直接將大棚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情況實時通過短信方式下發至管理農戶的手機上;并支持溫度、濕度超標報警功能和用戶主動短信查詢功能,尤其是農戶也可通過短信方式控制卷簾,切實提高了農戶大棚管理效能。同時,在永靖縣漁業工作站大川示范魚塘安裝溫度、氧氣含量自動化監控系統。據有關部門估算,中國移動甘肅公司搭建的“惠農通”信息化服務平臺,僅永靖縣每年至少節約農村支農惠農政策宣貫支出費500萬元,可為當地帶來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2億元,如果將這一平臺在全省范圍內推廣,所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不可估量。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2010年10月25日在永靖縣召開的全省惠農政策落實工作現場會上,觀摩體驗了中國移動甘肅公司搭建的“惠農通”信息服務平臺后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該平臺“方便、快捷、易用,更適合農民朋友們”,這將更好、更快地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中國移動甘肅公司成功搭建的“惠農通”信息服務平臺的影響和意義在永靖縣楊塔鄉向周邊范圍輻射之前,早在2009年,在河西的武威涼州區區政府就已與中國移動甘肅公司合作開通了“農富通”手機短信群發平臺。該平臺將涼州區知名的農業專家收錄在冊,專家根據不同農時把不同的農業信息用短信的形式及時、準確、快速地發布給定制了“農富通”信息的農戶。至目前,發送服務“三農”的信息超過5000條,受益農民超過50萬人。涼州區農村信息化辦公室負責人說,“農富通”信息平臺拉近了技術人員和農戶的距離,使農技推廣的效率大大提高,使農業生產技術在農戶中得到了快速傳播,是農民朋友發家致富的“好幫手”。 (李立志 葛昊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