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參加第十五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的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專門抽出半天時間,在陜西省副省長鄭小明的陪同下來到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通過座談等形式,考察當地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管理情況。
我省礦產資源豐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但礦業權管理改革也遇到了一些難題。作為近鄰,近年來陜西省為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堅持對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進行整頓規范,強勢推進資源整合,切實加強礦政管理,積極探索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長效機制,有力地促進了全省礦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礦業權管理中的難點,是劉省長關注的重點。比如,為了促進礦產資源開發的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陜西省提高礦業權市場準入門檻,對勘探企業的注冊資金、技術力量、最低勘查投入和采礦企業的最低建設規模、儲量與規模配套、資質、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等都提出了明確“門檻”要求。在座談中,劉偉平圍繞“門檻”問題連續詢問,直到得到滿意的答案為止。在礦業權審批和轉讓環節,陜西省實行網上審批,并規定礦業權轉讓必須到交易中心公開進行,由交易中心專家庫臨時中簽的專家對轉讓進行技術性審查,出讓工作實行招、拍、掛。擁有審批權的業務部門與“礦老板”不見面和一切都在陽光下進行的制度設計,有效保障了相關環節的公開、公正、公平。針對這些環節,劉偉平問得更加仔細:網上審批是否會受到行政干預?其流程是如何設計的,能否消除“暗箱操作”擋住腐敗……
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王登記對劉偉平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作為被公關的“主要目標”,王登記深有感觸地說,以前找關系托人情的人確實很多,但自從網上審批與及時公開掛鉤后,“找省長找廳長不如找市場”已經成為大家的一個共識。劉偉平連連稱贊說,我這次來就是想找到一條礦業權管理的新路子,讓權力曝光在陽光之下,大家都看清楚了,腐敗也就消除了。隨后,他又針對陜西省如何治理資源開發中的“小、散、亂、差”和亂采亂挖、非法轉讓礦業權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詢問。
在現場考察陜西省礦產權交易中心時,劉偉平也是一邊聽講解一邊詢問。看到此景,隨同“取經”的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張力學說,省長專門花半天時間來研究、探討、交流礦產管理中最敏感、最難干的事情,令人鼓舞。
考察結束后,劉偉平表示不虛此行,得到了希望得到的答案,甘肅要很好地學習和吸收陜西的好經驗、好做法。
省政府秘書長李沛文及省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隨同考察。(本報4月7日西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