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蘭州訊(記者王朝霞)全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在監管全省農資市場、保護農業植物新品種權、監督檢查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加大力度,依法查處涉農違法案件,維護了“三農”合法權益,促進了農業生產正常秩序和農村社會穩定。
我省已成立省級、市級和縣級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49個,今年將新成立27個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各級農業行政執法主體加大對涉農違法案件的查處,整頓規范農資市場,去年檢查農資經營門點1.28萬家、檢查各類農資160多個品種2.4萬多噸。立案查處各類涉農違法案件325起,涉案金額453萬元,查結案件304起,結案率達到93.5%。沒收假劣和違法生產的種子10.91萬公斤,假劣和禁限用農藥1025公斤,假肥料和未登記肥料2.13萬公斤,假劣飼料410公斤,假劣及含有違禁成分獸藥176公斤、195瓶。為農民群眾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500余萬元,有效避免和減少經濟損失5800余萬元,有力打擊了坑農害農違法行為。
全省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高度重視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將玉米種子生產基地作為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的重點,開展制種基地和銷售環節執法檢查,加大侵權和假冒案件查處力度。去年,依法查處新品種侵權案件4件,假冒案件16件,協助法院調查取證及進行證據保全10多次。其中,徹底查結了武威市移交的當地3家企業未按《種子生產許可證》規定生產雜交玉米種子案,其中一案卷被農業部評為全國優秀執法案卷。同時,開展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抽檢和檢查,共抽檢農藥、肥料、飼料等農資產品和瓜果蔬菜、生鮮乳、食用大米、玉米、菜子油、豆類等農產品樣品3000份,檢疫屠宰畜禽43萬頭,抽檢外來畜產品653噸,高溫無害化處理和銷毀畜產品18.6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