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組部安排,2011年全省共選聘1438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主要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村級團組織書記、副書記等職務。現就做好選聘工作提出如下實施細則:
一、選聘對象
2008年及以后畢業的省內外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已參加團中央組織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和我省實施的“三支一扶”項目人員,本人自愿且具備選聘條件的,經組織推薦可參加選聘。
二、選聘條件
1.本科生年齡在30周歲以下(1981年6月1日以后出生),研究生年齡不限;
2.應屆生能如期獲得畢業證、學位證,往屆生須持《擇業通知書》,在擇業期內尚未就業且按規定已進行登記注冊;
3.思想政治素質好,組織紀律觀念強,志愿到農村基層工作;
4.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習成績良好;
5.身體健康,符合規定的體檢要求。
三、待遇和保障政策
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比照本地鄉鎮從高校畢業生中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后工資收入水平確定工作、生活補貼標準,按月發放。
2.在村任職期間,按照有關規定參加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險,并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工傷保險。
3.在村任職滿3年、經考核合格,符合國家助學貸款償還政策規定的,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可申請由國家代為償還。
4.聘用期滿、考核稱職,并經縣級組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推薦同意的,可參加面向大學生“村官”組織的公務員招考。在村任職2年以上,具備“選調生”條件和資格的,經組織推薦,可參加“選調生”統一招考。
5.在村任職滿2年、聘用期滿3年內且考核稱職的,報考碩士研究生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6.事業單位在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時,同等條件下優先招聘到村任職2年以上、考核稱職的大學生“村官”。
7.被黨政機關或企事業單位正式錄用(聘用)后,在村任職工作時間計算工齡、社會保險繳費年限。
8.期滿留任村黨組織書記、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副主任的,任職期間繼續享受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補貼,同時可享受同級村干部補貼。
9.戶口可留在原戶籍所在地,也可落戶在任職縣(市、區)政府所在地或鄉鎮。
10.工作、生活補貼和享受社會保障待遇應繳納的相關費用。中央財政人均每年補貼1.5萬元,省級財政人均每年補貼0.5萬元,不足部分由縣級財政承擔。對選聘到村任職的高校畢業生,一次性發放安置費2000元。
中組部要求,要建立健全大學生“村官”有序流動機制,暢通“五條出路”,即鼓勵繼續擔任村干部、擇優選拔鄉鎮和其他黨政機關公務員、扶持自主創業、引導另行擇業、支持繼續學習。具體按照《甘肅省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管理辦法(試行)》(甘組通字〔2010〕62號)執行。
四、選聘程序
1.組織報名
2011年6月2日—6月5日在省自考辦招待所(蘭州市城關區立功巷1號,鄧家花園西側)進行現場報名。報名時由本人攜帶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應屆生須持有學校就業部門出具的如期獲得畢業證、學位證證明)、擇業通知書、受表彰證書原件及上述證件復印件1份,同時須準備近期1寸免冠彩色照片1張,填寫《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報名登記表》(表樣可從www.gszg.gov.cn或www.rst.gansu.gov.cn網站下載)。
2.資格審查
省委組織部負責對報名人員的資格條件、相關證件及填報信息進行審查核實。在2010年選聘工作中因弄虛作假在組織部門備案的,取消其報名資格。6月20日在省委組織部網站(www.gszg.gov.cn)公布資格審查通過人員名單和領取準考證等有關事宜。
3.考試聘用
市(州)負責組織考試。考試時間為:6月25日(星期六)上午8:30—11:30。考試課目為《公共基礎知識》,內容包括大學思想政治、時事政治、法律常識、計算機應用知識。考試地點詳見準考證。省委組織部將依據分配各市(州)名額和考試成績確定擬選聘人員。尊重考生填報志愿,市(州)之間不進行調劑。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聘研究生、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優秀學生干部、受表彰獎勵(院系級以上)和回原籍任職以及涉農專業的畢業生。經省委組織部部務會議研究后,確定正式選聘人員。
4.體檢和培訓
市(州)黨委組織部按照公務員錄用標準,組織選聘人員進行體檢。體檢不合格者,取消其聘用資格,并按遞補人選排序依次遞補。市(州)黨委組織部組織崗前培訓,培訓時間不少于一周,并于7月底將選聘人員分配至縣(市、區)。8月底前,縣(市、區)與選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組織選聘人員到村任職開展工作。
本細則由省委組織部負責解釋。
咨詢電話:0931—8871044(報名期間用) 13919988587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日
附:2011年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
名額分配
蘭州 市 60人
嘉峪關市 20人
金昌 市 30人
酒泉 市 73人
張掖 市 80人
武威 市100人
白銀 市110人
天水 市 110人
平涼 市 100人
慶陽 市 85人
定西 市 105人
隴南 市 200人
甘南 州 180人
臨夏 州 1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