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也不要懈怠
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 吳德剛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以強烈的憂患意識,把精神懈怠作為黨面臨的“四大危險”之一,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并要求全黨同志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這一論述寓意深刻,發人深省;這一要求令人警醒,催人奮進,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領會這一論述的深刻內涵,把握蘊含的重大意義,努力做到一刻也不懈怠。
一刻也不懈怠,反映的是一種昂揚向上的積極態度。態度問題不是一個表象問題,而是一個本質問題。有什么樣的態度,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和作為。同樣的事情,持積極的態度還是消極的態度,樂觀的態度還是悲觀的態度,在結果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凡抱著樂觀的、積極態度的人,往往會以昂揚向上的精神,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竭盡所能,努力把工作做好。而那些抱著悲觀的、消極態度的人,往往會以敷衍塞責的心態,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始終以樂觀積極的態度,保持一種昂揚向上的精神,努力做到一刻也不懈怠。
一刻也不懈怠,體現的是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創業維艱,奮斗以成。成就任何事業,沒有一種奮勇向前、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是不行的。毛澤東同志指出,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要保持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革命熱情,那么一種拼命精神。用辯證法的觀點看,一個人有了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就會產生一股力量,就能保持一顆恒心,再難的事情都可以干成;一個人意志消沉,缺乏斗志和熱情,遇到挫折就會萎靡不振,遇到困難就會裹足不前,最終一事無成。胡錦濤總書記指出:“只有始終保持知難而進、堅韌不拔、奮力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狀態,才能確保各項任務的完成。”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始終保持這樣一種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始終對黨的事業、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努力做到一刻也不懈怠。
一刻也不懈怠,展示的是一種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一個黨員干部思想上有沒有懈怠,工作上有沒有松勁,直接體現在工作作風上。奮發有為的工作作風,必然來自于一刻也不懈怠的精神。否則,就會安于現狀、懼怕困難;就會疲沓渙散、暮氣沉沉。可以說,黨員干部奮發有為,黨的事業才會更好地發展;而離開了奮發有為的作風,黨的事業就難以開創新局面。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三十周年大會上指出:“30年來我們取得了偉大成就,同我們的遠大目標相比,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驕傲自滿、固步自封。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挑戰面前,特別是在世界性經濟危機的考驗面前,如果精神懈怠、不思進取,就會錯失發展機遇甚至前功盡棄。”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以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作風,擔負起時代和人民賦予我們的重任。
發展任重道遠,機遇稍縱即逝。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大發展的機遇對我們中國來說并不多,一定要抓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每一個黨員干部就必須要做到一刻也不懈怠。
做到一刻也不懈怠,必須要有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責任感。責任既是義務,又是使命,更是推動發展的原動力。在客觀條件基本確定的情況下,責任感對于事業的興衰成敗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工作中才能做到一刻也不懈怠。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肩負著謀一方發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任,肩負著黨和人民的重托,忠于職守、勤奮干事,盡心竭力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胡錦濤總書記指出:“要加強責任意識、公仆意識、服務意識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理解權力就是責任、干部就是公仆、領導就是服務,凡是對人民群眾有利的事情都要全力做好,凡是對人民群眾不利的事情都堅決不做。”各級黨員干部都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時刻懷著為黨和人民守土有責、建功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認真真學習、勤勤懇懇工作、兢兢業業干事,把該擔的擔子擔起來,把該負的責任負起來,不辜負黨和人民的信賴和期望。
做到一刻也不懈怠,必須要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一刻也不要懈怠,通俗地講就是一刻也不能松勁、一刻也不能自滿。盡管90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群眾披荊斬棘,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盡管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奮勇向前、奮起直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還遠遠沒有到可以松口氣、歇歇腳的時候。無論從全國來說還是從一個地區來說,改革發展的任務還很繁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長期奮斗、不懈奮斗。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思想松懈,滿足于守攤子、當“太平官”,只能坐失良機,貽誤事業。古人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要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始終保持對事業的執著,以闖的魄力、搶的意識、爭的勁頭、拼的勇氣,銳意進取,奮勇爭先,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更大發展。
做到一刻也不懈怠,必須要有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的危機感。“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只有始終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我們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刻也不敢懈怠;才能在成績面前不驕傲,在困難面前不退縮。現在,有的黨員干部墨守成規、思想保守,不善于學習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開拓創新的意識不強;有的對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視而不見、聽之任之,麻痹懈怠,缺乏危機感。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傾向。古人講“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著非常深刻的道理。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形勢的發展變化一日千里,如果缺乏強烈的憂患意識,就很有可能被淘汰出局。廣大黨員干部必須要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危機感,始終保持干不好工作就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的勁頭,把激烈的競爭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強大動力,滿腔熱忱干工作,竭盡全力作貢獻,努力把我們的事業不斷推向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