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學習貫徹“七一”講話精神 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實現跨越發展
——省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交流發言摘登
走出符合省情的節水型社會建設新路子
省政協主席 馮健身
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歸根結底要落實到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落實到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動甘肅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上。在學習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過程中,省政協緊緊圍繞落實“十二五”規劃和省委提出的區域發展戰略,加快發展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旱作農業、推進四個1000萬畝特色農業產業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通過調研,我們認識到,興隴之要在于興水,建設節水型社會是我省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
我省水資源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一是總量短缺。二是時空分布不均衡。三是利用率低。四是后備資源不足。我省“十二五”規劃描繪了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實現這一藍圖必須解決好水資源短缺問題。建設節水型社會,國際國內的經驗很多,我們要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緊密結合我省實際,走出一條符合我省省情的新路子。
一是要科學確定我省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目標任務。即把保障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剛性需求作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的主要目標,基本實現“十二五”期間水資源供需平衡,以節水促發展,以節水保發展。
二是要以農業節水為重點,全面推進生產生活各領域節水。農業節水要調整產業結構、種植結構,加快推進雙壟溝播全膜覆蓋旱作農業和節水農業。工業節水應重點抓好工業結構和布局調整,加快淘汰高耗水落后產能,發展節水工業項目,加強取水定額管理、非常規水資源利用和污水集中處理回用、雨水集蓄利用。城市生活節水應重點抓好城市計劃用水和定額管理,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改造工程建設和計量設施、節水器具推廣應用。
三是要加快節水法規體系建設,研究制定甘肅省節水條例、流域管理條例和水資源管理聽證辦法,以及地下水、入河排污口、水事糾紛處理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修訂和完善地方性法律法規,建立符合我省實際的節水管理法規體系。
四是要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流域管理和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對城鄉水務實行統一管理;建立和完善以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為重點的配套規章制度,盡快建立省、市、縣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體系,并將其作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硬約束”;推進水價形成機制改革,探索市場化的水資源使用權轉讓機制,促進用水結構優化和效率提高;建立“以水定供、以供定需、以水定發展”的決策機制。
五是要把節水型社會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設立專項資金,并逐步提高各級政府預算內節水投入比重。引導推動各級政府、企業和用水戶主動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逐步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資長效機制。
六是要強化科技支撐,引導和支持科研機構和有關專家開展節水科研攻關和技術推廣,鼓勵社會資本和國外資本進入節水技術研究和開發領域。同時,采取補助、獎勵、貼息等方式引導和支持企業進行節水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
七是要堅持節水與調水相結合,不斷增強水資源供給能力。建議盡早開展省內“南水北調”工程前期研究論證。加大新增水源保障工程建設力度,加快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鹽環定揚黃供水續建工程建設,著力推動引哈濟黨、靖遠雙永、引博濟合供水、引洮入潭等重點工程項目的審批和建設步伐,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建設完工。
八是要加強節水教育和宣傳,鼓勵居民用戶參與水量分配、水價改革和用水管理,形成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和提高公眾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的積極性。
九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建議省上成立節水型社會建設省級協調工作機制,制定節水型社會建設總體規劃,把節水型社會建設任務納入各級政府任期目標考核內容,加強考核監督,落實相關責任,切實把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