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博大的胸懷廣開進賢之路
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 吳德剛
任人唯賢是黨的干部路線的核心,也是我們黨廣泛凝聚各方面優秀人才的根本。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我們要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廣開進賢之路,把各方面優秀干部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職能部門,在選人用人上必須以更加博大的胸懷,堅持公道正派,廣開進賢之路。
一是要堅持德才標準任賢。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中,始終堅持任人唯賢的干部路線。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再次強調要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任人唯賢,就要把德放在突出位置,作為第一標準,既要看干部的政治品格,又要看干部的道德狀況,既要看干部的思想意識,又要看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作風。要把考德作為干部考察考核、提拔任用的首要任務,注重從日常表現、關鍵時刻表現、對待個人進退留轉時的表現中把握干部的思想品德。要通過大力表彰品德高尚的優秀干部,著力營造堅守政治品質、注重道德修養的良好氛圍,充分激活廣大干部重德、養德的內在動力。
二是要堅持公道正派舉賢。任人唯賢說到底是一個能否堅持黨性原則、能否做到公道正派的問題。在選人用人上只要能出以公心,不摻雜私心雜念和個人好惡,就會堅持憑德才用干部,憑實績用干部,注重看品行、看能力、看貢獻;就會嚴格按照黨性原則和干部政策辦事,實事求是地評價干部,客觀公正地使用干部,敢于為那些為黨的事業出了力、流了汗、吃了苦、受了累的干部說話,敢于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干部撐腰,敢于旗幟鮮明地反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組織部門作為黨委管干部的重要職能部門,必須把公道正派作為立身之本,化為行動準則,始終堅守黨性原則,切實打牢公道正派的思想根基。要嚴格執行黨的用人政策,嚴把用人標準關,真正把黨性堅強、實績突出、作風過硬、群眾信任的干部選出來,努力做到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
三是要堅持全面客觀識賢。準確地識別人,科學地評價人是任人唯賢的基本前提,也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毛澤東同志早在1938年就指出:“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時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這是識別干部的主要方法。”全面地看干部,就是要善于從日常表現中發現干部,注重從群眾口碑中了解干部的品行,從平時工作中了解干部的作風,從工作實績中了解干部的能力。歷史地看干部,就是既要注意看干部一時一事的表現,更要注意看干部的一貫表現,看干部提拔后與提拔前的表現是否一致,做的和說的是否一致,人前和人后是否一致。辯證地看干部,就是既要看干部的長處,也要看干部的短處,以判斷干部的崗位適應性;既要看干部的能力素質,也要看干部的思想品德,以把握干部的本質;既要看工作中創造的成績,也要看存在的問題,把握干部的主流。
四是要堅持廣開視野選賢。視野體現眼界,體現境界,體現胸懷。選人用人的視野從來都是和選人用人的水平相一致的。實踐充分證明,小圈子里不可能選出棟梁之材,少數人中也很難選出不世之才。只有本著任人唯賢的目的,才能以全局的視野選人,而不是把選人視野局限于身邊的人、自己熟悉的人,更不會出現用少數人選人和在少數人中選人的現象。廣開視野選賢,就是要把選人用人的目光投向各條戰線、各個領域,關注在基層和生產一線努力工作的干部,關注長期在條件艱苦、工作困難、矛盾復雜的地方默默奉獻的干部,關注那些埋頭苦干、踏實工作、實績突出、不事張揚、不跑不要的干部。要相信群眾眼光,緊緊依靠群眾選干部,主動走出機關、走進群眾,多下基層、多跑“冷門”,從干部的工作表現中、從群眾的普遍反映中、從經常性的接觸中發現德才兼備的干部,選拔表現突出的干部。要打破部門、地域、行業的限制,對干部資源實行統一調配、綜合使用、優化配置,真正使優秀人才各得其所、各盡所能。
五是要堅持不拘一格用賢。選賢任能也是一場革命。堅持任人唯賢,就必須敢于打破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樹立不拘一格的用人理念。所謂不拘一格,就是既尊重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又尊重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特殊規律,不是不講規矩,而是不唯陳規;不是不講臺階,而是不摳臺階;不是不論資歷,而是不唯資歷;不是不講德才兼備,而是不求全責備。要走出資歷深淺與能力大小簡單對應的誤區,破除論資排輩、平衡照顧的陳腐觀念,不拘一格選人用人。對于那些有發展潛力、確實優秀的年輕干部,對于那些堅持原則、敢抓敢管、敢于擔當、得票相對較少的優秀干部,對于那些長期坐“冷板凳”卻依然積極進取、默默奉獻的實干型干部,要以敢為事業用人才的膽識和氣魄,讓他們在合適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作用,努力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