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詩歌八駿:以詩歌的名義領跑
□本報記者 李滿福
繼“甘肅小說八駿”之后,最近,以娜夜、高凱、古馬、第廣龍、梁積林、離離、馬蕭蕭、胡楊等8位詩人為陣容的“甘肅詩歌八駿”又奔騰而出,以詩歌的名義執棒領跑文學隴軍。
八個人的出場
甘肅是中國詩壇公認的詩歌大省,詩歌文化資源豐富。無論打開哪一家專業詩刊或綜合文學刊物,差不多都有甘肅詩人的身影。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詩刊》的“青春詩會”,前后有22名甘肅詩人榮譽加身;我省還有10位詩人被《詩刊》的“每月詩星”進行了專題推介。此外,魯迅文學獎、駿馬獎、聞一多詩歌獎等國家級詩歌獎項中,都少不了“甘肅面孔”。
帶著強烈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甘肅本土詩人,沒有放緩前進的腳步,行行詩句,都飽含著詩人對人性、對生活的熱愛和謳歌,其鮮明的隴原文化印記,延續著甘肅詩歌在全國詩壇的強勢。
旨在發現甘肅文學“千里馬”而派生的“文學隴軍八駿”系列活動,是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文學院聯合打造的面向全國的文學才俊推介工程。此項活動自開展以來,一直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得到中國作家協會的大力支持。
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甘肅詩歌八駿”評審專家組組長馬少青說,為迎接黨的十八大,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省上決定啟動“甘肅詩歌八駿”品牌推介項目。“甘肅詩歌八駿”的選拔,沿用了“甘肅小說八駿”的選拔模式。其具體辦法是:首先由50歲以下的甘肅籍詩人自薦,然后根據其提供的成果量化結果確定候選人,最后由評審組確定“甘肅詩歌八駿”方隊。
自下發評選通知后,評委會收到22名甘肅詩人寄來的自薦表。根據對自薦人所提供的成果統計量化計分,從中確定了15位候選人。經過對自薦詩人成果量化計分、詩歌影響力評委觀察加分和公示等程序,娜夜、高凱、古馬、第廣龍、梁積林、離離、馬蕭蕭、胡楊等8位詩人最終脫穎而出。
瞧,這八個人
“甘肅詩歌八駿”中的每一位詩人,雖然他們的創作經歷、創作背景、影響力各不相同,但了解他們,就是了解當前甘肅詩歌創作的基本狀況。
滿族女詩人娜夜,在傾注了其心血的詩歌創作領域,收獲了獎項,也收獲了尊重。其作品給她帶來了無數榮譽,諸如魯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中國當代杰出民族詩人詩歌獎、天問詩人獎。作為新世紀十佳青年女詩人,她還隨中國作家代表團多次出訪國外,進行學術交流活動。娜夜說:“毫無疑問,詩人的任務是把詩寫好!”
高凱的名字,常被關注詩歌的人說起。3年前,他的組詩《隴東:遍地鄉愁》獲首屆聞一多詩歌獎,收獲中國詩歌獎最高獎金10萬元,一度成為全國眾多媒體關注的新聞人物。他的詩《村小生字課》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后,被30多種大學、小學教材和權威選本轉載,他兩次出席全國作代會。“對于我來說,從連續三屆的‘小說八駿’幕后創意人和推手,至今年入選‘詩歌八駿’跑到前臺,角色轉換,甘苦自知。”高凱如是說。
武威詩人古馬,1997年參加《詩刊》第14屆“青春詩會”。2000年1月被《詩刊》“每月詩星”重點推介,他是連續三屆的敦煌文藝獎獲獎者,他還獲得甘肅省首屆黃河文學獎一等獎、《飛天》十年文學獎、2007年度人民文學獎、《詩選刊》中國2008年度十佳詩人獎。
21年前,第廣龍參加了《詩刊》第九屆“青春詩會”,18年前,《詩刊》《地火》聯合在北京召開第廣龍詩歌研討會。《第廣龍石油詩精選》1999年獲首屆中華鐵人文學獎;2010年,赴韓國參加第四屆中韓作家會,和韓國詩人交流,他的四首詩歌被譯成韓文出版。他說:“我希望我的詩歌,和血肉的聯系,和內心的聯系,永久保持下去;和大地的呼吸,和這個時代的脈動,也始終有一份呼應。”
梁積林是甘肅山丹人。著有詩集《老月亮的歌》《河西大地》《梁積林的詩》《西圣地》《西北偏北》《部落》等。參加過《詩刊》社第二十一屆“青春詩會”。梁積林說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東西可以煙消云散,而有些東西卻是永遠不會走失。比如詩歌,它是種植在我身體里的一種閃光,把我照亮——即使在最黑暗的那個夜晚。
上世紀70年代末出生于通渭的詩人離離,其作品發表于《詩刊》《人民文學》等幾十家國內外純文學刊物,并有作品入選中國年度詩歌精選等多種選本。2009年獲甘肅省第三屆黃河文學獎,2011年6月出版詩集《舊時的天空》。
軍旅詩人馬蕭蕭,目前供職于蘭州軍區,13歲開始發表作品,三年后被評為首屆中國十大校園詩人,2009年獲得首屆中國十佳軍旅詩人獎,先后出席過第六次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第二屆中國詩歌節、全軍文學創作座談會。
胡楊,作家、詩人、學者。曾赴羅布泊、可可西里、阿爾金自然保護區等地考察探險,為多家報刊擔任特約撰稿人,作品曾多次被中國香港港、中`國澳門及新加坡的報刊轉載。出版詩集《胡楊西部詩選》《敦煌》《綠洲扎撒》等多部。有散文和詩歌入選中學生閱讀教材和大學選修教材,作品曾榮獲黃河文學獎、敦煌文藝獎等。“入選八駿,并不意味著總結,而是開始,從一而始的開始。”胡楊說。
這八個人之外……
持續關注甘肅詩人寫作狀況的人士,看到“甘肅詩歌八駿”的名單后,可能會同時想起除這8個人之外的許多甘肅詩人的名字。
我省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馬步升說,此次入選“甘肅詩歌八駿”的條件中,有一條硬杠杠,就是入選詩人必須是1963年以后出生的。擋在這個門檻之外的,目前還處在寫詩狀態的詩人,還有高平、何來、李云鵬、老鄉、林染、陽飏、人鄰、王若冰等,而牛慶國、周舟等人距離此杠僅有幾個月之差。另一條不算硬杠杠,但卻發揮著統計學霸權作用的條件是:以近3年的創作成績為依據。如此,阿信、馬青山、雪瀟、李繼宗、小米、于貴鋒、謝榮勝、袁俊宏、樊樊、張志懷、郭曉琦、杜娟、李滿強、剛杰·索木東、噶代才讓、扎西才讓、萬小雪等人,僅在詩歌數量上便落于下風。客觀地說,這條杠杠是必要的,此陣容的評選本來就是以當下詩歌創作成績為依據。
隨著現代教育的普及,一大批受過現代教育的甘肅本土作家,在上世紀80年代初,帶著強烈的本土文化自覺,成為甘肅當代文學的主力軍。
戲劇打頭,詩歌隨后,繼之以小說、散文,一批批文學作品沖出甘肅,走向全國文壇。其中,詩人的陣容最為齊整,代際傳承最為明顯,每個年代,都有一批創作者,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而以當下的創作活躍度和陣容而言,“60后”無疑擔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70后”則已浮出水面。新出爐的“甘肅詩歌八駿”也說明了這一趨勢,“60后”的娜夜、高凱、古馬、第廣龍、梁積林、胡楊,占據“八駿”中的六席,“70后”的馬蕭蕭、離離,占據兩席,而人數更多、創作勢頭穩健的“80后”“90后”,正在蓄勢待發。
據悉,今年年內將擇機舉行“甘肅詩歌八駿”全國研討會,屆時將正式向全國推介“甘肅詩歌八駿”品牌。
“甘肅詩歌八駿”入選感言
娜夜 毫無疑問,詩人的任務是把詩寫好!
但我同時以為,在公共生活中做一個有精神光芒和道德底線高拔的人,比寫一首詩更重要。對于一個民族,在孩子們的課本里選編一些真正意義上的好詩,比評詩歌獎更重要。
高凱 我之所以競選“詩歌八駿”,除了想感受一下被抬舉的滋味。再就是想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來——回到詩人自身。
古馬 “性嗜酒”“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是我和陶淵明相同的地方。但先生何許人也,我豈敢望其項背。人到中年,我愈思望其項背。
第廣龍 我生在甘肅,長在甘肅,我人生的根系,是在這塊土地上萌芽,長成的。同樣的,我的詩歌寫作,也是從甘肅起步,而有了一些自己的追求,和自己的面目。
能獲得“甘肅詩歌八駿”的榮譽,對我的鼓舞是巨大的。在此,我由衷感謝這次評選的組織者,策劃者,感謝各位評委。我會繼續努力,力爭寫出對自我有所超越的詩歌。
梁積林 入選“甘肅詩歌八駿”,既是榮譽,更是給了我學習和提高的機會,我當倍加珍惜。
離離 感謝對我如此厚愛的各位編輯和評委老師;感謝一直支持和鼓勵我的家人。我深深地感謝詩歌,感謝她在我的生命里出現,總會帶給我意外的驚喜和感動,且無處不在。
作為“詩歌八駿”當中最年輕的一員,我深知自己寫作中的不足,也許我還沒有真正地抵達詩歌,只是在詩歌的邊緣不停地摸索、彷徨,就像我在一首詩里寫道:像一枚蝴蝶,刺探春天。我愿是那只蝴蝶,一直深入到詩歌的春天里。
馬蕭蕭 紛繁人世,一個在身體里安裝有詩歌軟件且愿意并能夠將其不斷升級的人,是有福之人;在遍地詩人的甘肅,福如滔滔黃之河所供養的東之海。
胡楊 許多優秀詩人的努力,鑄造了甘肅詩歌的品牌,“八駿”只是其中的小小浪花,我們首先應該向“八駿”之外的甘肅詩人們表示敬意,因為沒有潮涌的推舉,浪花的存在則虛幻和無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