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啃“骨頭”敢拔“釘子”巧治“老賴”
從2012年5月1日起,全省各級法院立案庭在向案件執行申請人送達立案通知書的同時,還會送上一個“執行監督專用郵資信封”,在這個省法院專門設計定制的專用信封中,裝有一封省高院執行局長親手簽名的《致申請執行人的一封信》和一份多達36項監督項目的《執行監督意見表》。這種全國首創的“執行監督信封”制度,是省法院“執行規范年”推出的三項配套制度之一,標志著全省法院在執行工作規范化管理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08年以來,為了切實加大執行力度,維護司法權威,提高法院公信力,全省法院千方百計、不畏艱辛,不斷探索執行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使人民法院的執行工作更加符合民情、體現民意、服務民生、贏得民心。
清積案取得“四個百分百”的好成績
清理各類執行積案38833件,執結有財產執行積案9336件、重點執行積案4431件、中央重點督辦案件9件,執結標的金額16.29億元,妥善解決無財產執行積案23841件,實現有財產積案執結率、重點積案結案率、中央督辦案件執結率和無財產積案清理率四個百分之百,全國排名與其他四省并列第一。沉甸甸的碩果背后,是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中全省法院執行干警14個月的艱辛工作。
2008年12月,按照中央政法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統一部署,全省法院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全面展開: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羅笑虎親自坐鎮指揮,全省14個市州委政法委書記深入執行工作第一線,現場解決“清積”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定時間、定任務、定目標、定措施、定人員,重點案件領導包案,“五定一包”工作責任制扎實推行;集中查控一批、集中兌現一批、集中拘留一批、集中問責一批、集中救濟一批、集中退出一批,結合所有可以結合的力量,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有利因素,一個個“不可能執結”的積案被逐個攻克,大批的執行積案通過超常的力度、有力的措施得以清結。
全省法院“清積”活動最大的成果不僅僅是執結了大量的案件,更重要的是推動和建立了各方聯動解決執行難的長效工作機制,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支持、法院主辦、社會各界參與的執行工作大格局在全省基本建立,為從根源上解決法院“執行難”問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省委政法委牽頭22個部門建立了全省解決執行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制定了《關于建立人民法院執行工作協調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黨委、人大、政府各部門在解決執行難工作中的職責和作用。
——省人大常委會兩次專題聽取全省法院執行工作情況的報告,對解決執行難問題和進一步加強執行工作提出審議意見。
——省綜治辦將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納入市州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范圍,分值由最初的1分提高到3分。
——省檢察院和省法院聯合制定了《關于民事行政執行工作檢察監督的意見》,依法監督和支持人民法院行使執行權。
——省工商局與省法院聯合制定了《關于依法規范人民法院執行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協助執行工作的若干意見》,進一步細化了工商機關在協助法院執行工作中的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與省法院聯合下發通知,將賴賬被執行人信息納入人民銀行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并就人民法院查詢和人民銀行協助查詢被執行人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工作形成聯合意見,保證全省各級法院及時查控被執行人銀行存款……
強措施促進執行工作新發展
為進一步鞏固集中清理執行積案活動取得的豐碩成果,實現執行工作科學發展,從2010年下半年起,全省法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和省法院的統一部署,開展為期3年的創建“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活動。省法院梁明遠院長提出了全省力爭實現2010年底25%法院、2011年底50%法院、2012年底全省各級法院基本達到無執行積案法院標準的奮斗目標。
在創建“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活動中,全省法院再次取得驕人的戰績:全省未結執行積案總數由2009年的3400余件,下降到目前的不足500件;2010年全省42個法院被授予“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稱號,占全省法院總數的37.5%;2011年73個法院達到了無執行積案先進法院的標準,占全省法院總數的65.18%,超過預定目標15.18個百分點。
2010年11月5日,省法院“110”執行指揮中心正式成立,標志著省法院統一管理、統一指揮的三級執行指揮網絡全面投入使用。各級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公布舉報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接到被執行人下落及被執行財產線索舉報后,按照快速反應的工作要求采取處置措施,并及時反饋處置結果。僅2011年一年,省法院執行指揮中心就接聽處理當事人來電800余次,指令各級法院出警120余次,根據當事人反映財產線索執行到位金額350萬元,執結案件86件。
2011年9月,省法院執行指揮中心組織全省各級法院指揮中心集中開展“百日執行會戰”,大規模地進行全省范圍內司法資源統一調用、執行力量統一指揮和社會聯動機制統一協調的實戰演練。
拖欠勞動報酬和農民工工資案件,拖欠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拖欠交通肇事賠償費用、醫療賠償費用案件……一大批涉民生案件得到有效執行,執行工作協調聯動機制、特困救助機制、上下統管機制、監督制約機制、綜合考評機制,全省執行工作長效機制得到進一步規范和加強。
各級財政設立涉訴涉法救助資金,將特困群體執行案件納入司法救助范圍,2011年全省共發放執行救濟金2540萬元,解決涉特困群體案件1290件。
各級民政部門將涉執行特困群體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解決了一大批因執行不能導致生活困難群眾的生活和就醫問題……
拉天網“老賴”們無處遁形
每一起執行案件,法院都要窮盡一切執行手段盡最大可能實現申請人的合法權益,但是現在“老賴”們規避執行手段是層出不窮,如何用有限的司法資源實現對被執行人財產全方位的查控,讓“老賴”們避無可避、無處遁形是擺在法院執行法官面前的一個難題。但在今年1月5日舉行的全省法院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新聞發布會上,我們聽到了這樣一組喜人的數字:全省法院共執結各類案件33646件,結案率達到95.07%;實際執結27431件,實際執結率達到77.51%;實際執行標的金額20.55億元,執行標的到位率達到72.68%;執結率與2007年相比提高了8.48%。
這是全省法院在為期一年的反規避執行專項活動中,交出的一份精彩的答卷。
為有效遏制民事執行中的規避行為,破解因被執行人抗拒、逃避、規避執行造成的執行難問題,全省各級法院普遍建立了被執行人財產申報制度,創新了財產查控機制,加大了財產調查和依法制裁規避執行的工作力度,先后對35名拒不申報或者經調查發現申報不實的被執行人依法采取處罰措施;對以各種方式規避、抗拒執行的被執行人,采取罰款措施165人次,金額253萬元,拘留351人次,57名被執行人被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11年6月,省法院在《甘肅日報》《甘肅法制報》《每日甘肅網》等報紙、網站上集中發布了對141個單位的法定代表人、299名個人限制高消費的通告,12月,在新聞媒體上又集中曝光了規避執行的86個單位和216名個人。
與有關部門配合,加強對不履行法院判決的被執行人融資、經營、高消費、出入境等活動的限制,共對685名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限制高消費,對4名自然人限制出境,促使325起案件的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給付義務。
今年4月,全省法院“執行規范年”活動又敲響了戰鼓,省法院從11個方面對全省法院執行工作進行全面規范,《執行案件流程管理辦法》《執行公開標準》和“執行監督信封”三項配套制度同步出臺,全省法院將通過開展“執行規范年”活動,真正做到以規范促公正、以規范促效率、以規范樹形象,實現年實際執結率、執行標的到位率分別同比上升3個百分點,執行異議復議案件撤銷糾正率同比下降20%,全省法院執行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0%,化解率同比提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