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真言發揮余熱 獻良策助推發展
——我省老干部積極為甘肅轉型跨越發展建言獻策
本報記者 朱 婕
省委老干部局10月23日舉行的《甘肅省老干部建言獻策錄》贈書儀式暨重陽節茶話會上,為喜迎黨的十八大和紀念干部離退休制度建立30周年而結集成冊的《甘肅省老干部建言獻策錄》(第三集)成為關注熱點。
《甘肅省老干部建言獻策錄》是開展“我為甘肅轉型跨越發展獻一策”活動的重要成果,充分表達了廣大老同志對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滿腔熱忱,集中體現了廣大老同志對實現甘肅轉型跨越發展的熱切期盼。
心系桑梓,情牽隴原,“奮其智能,愿為輔弼”,積極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建真言獻良策,是我省老干部的一項優良傳統!陡拭C省老干部建言獻策錄》(第三集),以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生態綠色持續發展和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為主題,老同志們就調整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加快能源基地建設,抓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特色優勢產業培育,發展循環經濟、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旅游業,完善基礎設施、優化生態環境,加強黨的建設、關心下一代等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可操作性的真知灼見,彰顯了飽滿的政治熱情,展現了崇高的革命情懷,凝結著對甘肅轉型發展的熱切期望。這些意見和建議針對性和指導性很強,對于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拓寬思路、改進工作很有幫助。
當天的茶話會上,老干部們歡聚一堂,暢所欲言,4位老干部代表作了發言。省委黨校原教務長、教授歐陽錦說道: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離退休干部中廣泛開展“我為甘肅轉型跨越發展獻一策”活動,并將有關文章編印成冊,非常有意義。首先,這是發揮老干部“余熱”的一種有效方式。吸引老同志繼續關心甘肅的發展事業,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甘肅發展出謀劃策。其次,這個活動密切了老干部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度。促使老同志繼續關心甘肅的一切現實活動,關心自己周圍的一切進展與變化,形成一種“倒逼”機制,倒逼離退休干部不能脫離現實生活,推動他們認真注意身邊的變化,并盡可能地融入現實生活,關心現實社會。第三,這也是落實老干部政治待遇的一項重要舉措。讓老同志感到老有所為,心情更加舒暢。第四,可以對各級黨委政府決策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第五,這是一座橋梁和一條紐帶。它可以把在職人員與離退休人員密切聯系在一起,形成智力與經驗的互補。
省行政學院原黨委書記王生瑞表示:這次建言獻策活動給廣大離退休干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機會。我提出的建議是把銅奔馬搬上影視屏幕,讓它為全省轉型跨越發展服務。1983年10月,在數以千計的文物中,銅奔馬一舉奪魁,被國家旅游局定為旅游標志。銅奔馬不只是單純的工藝品,它的鑄造、發掘、傳播是社會歷史的見證。適應了新時代的需要,具有深厚的社會歷史背景和人文意蘊。現在,我們正值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宏偉目標之際,應當進一步發掘甘肅文化資源的優勢,充分發揮銅奔馬昂首挺胸、自強不息、博大精深,繼往開來、開拓創新精神,憑借其國內外已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拍成電影或電視劇,將其具體生動的形象搬上銀幕或熒屏,介紹甘肅、宣傳甘肅,增強我省文化的競爭力、傳播力。
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邱仲華說道:動員鼓勵老干部參加建言獻策活動,充分體現了對老干部政治上的尊重、思想上的關心和對老干部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一是為離退休干部發揮作用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我省現在進入了轉型跨越發展的新階段,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全省上下正在為實現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作為一名老黨員、老科技工作者,我們很想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所積累的經驗為黨和政府再做一點工作、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貢獻一點力量。二是有利于推動“老有所學”。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要想使自己的思想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要讓建議有深度、有力度、有較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就需要下工夫不斷學習,努力了解新情況,掌握新技術新知識。三是有利于保持老干部的身心健康。建真言獻良策不僅需要動腦研究思考,而且也需要老同志動手動腿找資料搞調查,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活動鍛煉,提高了健康水平。
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安江林表示:省委老干部局在全省離退休干部中開展“我為甘肅轉型跨越發展獻一策”活動,是有效推動全省離退休干部黨組織和黨員創先爭優活動走向深入、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自身優勢和重要作用的一項重要措施,對新形勢下實現全省轉型跨越發展這一宏偉目標必然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老干部們飽經滄桑,親眼目睹或親身體驗了社會變革的潮流和社會環境變遷的風雨,對社會問題的洞察和處理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思想、方法。隨著經濟社會進入信息化、科學化、知識化時期,老干部在諸多方面的智慧潛力和實際貢獻也會越來越豐富,這些優勢將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