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代表滿意讓人民滿意
省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期間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綜述
甘肅日報記者 呂寶林
人大代表依法就各方面工作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建議,是依法履行代表職責,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重要形式。省十一屆人大一至五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共4235件,現已全部辦理并答復。
五年提出建議4235件
省十一屆人大五年間,代表們認真履行職責,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社會重點、難點問題,深入選民群眾,廣泛調查研究,共提出建議4235件,人均提出建議8.32件,平均每年提出847件。建議涉及的內容,比較集中地反映在社會發展規劃和工業交通、財政金融、農林水利、科教文衛、城建環保以及社會事務等方面,約占95%;其他方面的建議約占5%。
各承辦建議單位采取有效措施,扎實工作,圓滿完成了辦理任務。省政府系統共承辦4135件,占建議總數的97.64%。省高級人民法院、省高級人民檢察院、省直機關和其他社會團體辦理100件,占建議總數的2.36%。代表所提問題已經解決和基本解決的“A”類建議的比例由2008年的26.69%上升到2012年的47.5%,提高了20.8%;列入規劃逐步解決的“B”類建議和暫時不能解決的“C”類建議的比例分別有所下降。其中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代表們共提出建議771件。經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辦公廳積極督辦,代表建議所提問題已經解決和基本解決的“A”類363件,正在解決和列入計劃逐步解決的“B”類274件,“AB”兩類占建議總數的82.62%,比上年提高了5.12個百分點,共解決資金12.6億元。因條件限制暫不能解決的“C”類134 件,占建議總數的17.38%。
建議質量逐年提高
省十一屆人大五年間,我省人大代表牢固樹立“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責任意識,把認真提出建議作為履行代表職責的自覺行為,積極參與視察、調研和社會實踐活動,自覺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出建議的意識不斷增強,提出建議的數量有所增長,建議質量逐年提高。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省人大常委會及其代表工作部門,注重強化代表素質和履職能力,經常組織新當選的代表在省內、省外進行培訓。省十一屆人大期間,全省人大代表培訓率達到60%以上。同時,每年為代表訂閱和贈送報刊、學習資料等,邀請代表列席省人大常委會和參加有關座談會,組織代表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視察、調研和現場辦理活動,幫助代表開闊眼界,提高了代表的履職能力,也使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更有質量。
僅以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提出的建議為例,涉及項目建設的338件,涉及宏觀戰略發展和具體政策的255件,涉及“三農”和民生實事的154件,其他方面的只占24件。所提建議從最初的局限于一時一地一部門,開始具備全局和戰略視野,既有針對性,也有前瞻性和思想性,真正反映出了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真正體現出了關乎發展關乎長遠的戰略問題。
建議辦理效率辦理質量不斷提高
代表建議辦理實效,直接關系民意的落實,關系到代表作用的發揮。省十一屆人大期間,省人大常委會依法對各承辦單位代表建議辦理工作進行檢查和督促,建議辦理效率辦理質量不斷提高。從各年度《代表意見征詢表》反饋的情況看,代表對建議辦理結果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在督促辦理代表建議過程中,采取多種方式,實施有力措施,從交辦、辦理到答復的各個具體環節,不斷提升承辦單位思想認識,靠實辦理責任,督促承辦單位按法定時限辦結,按時答復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對所任命的干部在年度工作評議中,將代表建議辦理情況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省政府和省法院、省檢察院不但把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納入行政問責制度,而且將辦理代表建議工作計入庭室和個人年度工作目標的考核成績。
五年來,各承辦單位積極探索實行現場辦理代表建議,努力提高辦理實效,現場辦理數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由初始每年的5件左右,達到了現在每年40件左右。華池、通渭等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長慶鳳翔高速、合作機場和臨夏州農村危舊房改造等一大批社會影響大、群眾滿意度高的項目,都是在代表建議現場辦理中得到落實的。
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始終把代表建議的督促辦理作為人大代表工作的重點,堅持實行主任和專委會督辦代表建議辦理制度,強力推進辦理工作。省人大常委會每位副主任每年都篩選確定1-2件代表建議作為督辦件,有力地促進了代表建議所反映問題的解決,起到了以點帶面、以督促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