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話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3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開幕式主旨發言側記

城鎮化建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5月28日上午,在蘭州舉行的2013年中國經濟社會論壇開幕式主旨發言中,6位同志以“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共謀良策,共話發展。
怎樣走新型城鎮化的道路?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段應碧在題為《城鎮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發言中認為,中央提出走新型城鎮化道路,有多方面的含義,但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走能夠帶動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城鎮化道路,即城鄉發展一體化道路。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就要摒棄過去片面發展大城市的老路,把著力點轉到發展小城鎮上來。
“貧困地區的新型城鎮化影響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甘肅的省情決定了在貧困地區推進新型城鎮化,要以縣城建設為突破口”。省政協主席馮健身在《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新型城鎮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的發言中指出,推進貧困地區城鎮化建設要把基礎設施作為建設重點,把產業發展作為重要支撐,通過重點領域的政策支持,為貧困地區新型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在題為《我國城市群發展的轉型機遇和前景》的主旨發言中預計,未來30年,我國城市群將逐步趨近并基本達到世界級都市和城市群標準。他提出,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點應完成從“轉軌”向“規范”轉變,在規范過程中逐步形成和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的管理體系。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香港經緯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經緯在題為《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言中提出5點建議:新型城鎮化建設必須首先抓好總體發展規劃;必須優化產業發展布局,實現產城融合;必須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讓廣大農民得到實惠;進一步完善城鄉統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鄉均等公共服務;應借鑒國外城鎮化的經驗和教訓,使我國在推進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少走彎路。
嘉峪關市2003年在我省率先開展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嘉峪關市委書記鄭亞軍在題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的發言中,詳細介紹了嘉峪關市在開展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他認為,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具體實踐中,應確保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不斷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探索一條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保險業的重要使命,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保險業可以大有作為。”陽光保險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維功在題為《保險業適應新形勢,有效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發言中,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保險參與城鎮化建設,可以積極發揮資金融通的功能,可以有力保障社會穩定運行,可以提升城鎮化建設的運行效率,能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