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認識 傾心投入
——一論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甘肅日報評論員
編者按: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根據中央的精神和要求,省委對全省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了動員和部署,明確了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本報從今日起,連續刊發4篇評論員文章,以使全省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深刻認識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精神實質,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一切為了群眾,是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各項事業的立足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動,是擺在全省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務。
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使黨群干群關系面臨新的嚴峻考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猶如橫亙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之墻,成為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更是滋生腐敗的土壤溫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目的就在于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集中解決“四風”問題,打破阻隔,健康肌體,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這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是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我們黨正視和解決自身問題的政治勇氣和加強作風建設、密切聯系群眾的堅定決心。
隨著聯村聯戶行動、效能風暴行動的不斷深入,目前,我省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正取得顯著成效。但是,也有一些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四風”問題。突出表現為:宗旨觀念淡漠淡化;作風不實為政不廉;不敢正視矛盾問題;群眾工作能力不足。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就是要讓全省廣大黨員、干部普遍接受一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再教育,自覺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自覺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以優良作風凝心聚力,形成上下一心謀發展、同頻共振促跨越、齊心協力奔小康的良好局面,為譜寫“中國夢”的甘肅美好篇章提供堅實保障。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歷史經驗反復證明,群眾路線執行得好,黨群關系密切,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順利發展;群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關系受到損害,黨和人民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面對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大歷史使命,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必須從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政治高度、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的全局高度、密切與群眾血肉聯系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極端重要性、現實緊迫性、特殊針對性,堅決防止和克服輕視的思想、觀望的心理、敷衍的態度、擔心的情緒。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認識是實踐的指南。全省廣大黨員、干部,要真正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增強貫徹群眾路線、改進工作作風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迅速行動、傾心投入,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扎實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