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面向社會征求意見
敦煌擬升格為地級市,酒嘉兩市合并
中國甘肅網12月12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道(首席記者 梁峽林 實習生 馬逸群)為科學推進甘肅新型城鎮化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省住建廳等部門編制了《甘肅省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并于12月11日通過甘肅省政府網站進行公示,面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征集時間為2014年12月11日-2015年1月11日,廣大讀者若有好的建議可向省住建廳反映:聯系人:楊學文;聯系電話:0931-4609759;傳真:0931-4609717(請注明“規劃公示”字樣);電子郵箱:290339526@qq.com(請注明“規劃公示”字樣);信件地址:蘭州市中央廣場1號甘肅省住建廳規劃處(請注明“規劃公示”字樣),郵編730030。
規劃目標:203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2%
規劃期限為2013-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3-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規劃范圍為甘肅省全部行政轄區,國土面積為45.4萬平方公里。
發展總目標:到2030年,將甘肅省建設成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文化高地和開放門戶;全國重要的生態和地緣安全屏障,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西北地區現代服務業基地。建立起以都市圈、都市區等現代城鎮簇群為主體形態、“核心突出、特色多元、城鄉美麗、功能協調”的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新格局。
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達到266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8%左右;2030年常住人口達到283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左右。共劃定:蘭-白-臨-定綜合城鎮簇群發展區、天-隴歷史文化與生態經濟綜合發展區、酒-嘉向西開放門戶綜合發展區和平-慶現代資源型城鎮提升發展區、絲路文明與生態資源特色發展區、金-武綠洲生態城鄉統籌發展區、張掖綠洲生態城鄉統籌發展區、甘南民族文化與生態經濟特色發展區等八個分區。
空間布局:構建“一廊四軸多中心”
“一廊”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城鎮綜合發展廊道。依托隴海-蘭新戰略通道,貫穿天水、定西、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玉門等城市,是推進甘肅省新型城鎮化的主導空間。“四軸”為四條特色城鎮發展軸。“多中心”為“省域中心、省域副中心、地區中心、縣域中心、重點鎮(鄉)”五級中心城市,蘭州為省域中心城市,天水、酒泉-嘉峪關、平涼-慶陽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地區,白銀、隴南、合作、金昌、武威、張掖、定西、臨夏市、敦煌、隴西、岷縣、夏河、成縣、靜寧為地區中心城市,紅古區等61個縣區的縣城所在地為縣域中心城市,以及多個重點鎮(鄉)。
四大核心地區優先發展:
蘭州都市圈,包括蘭州新區,蘭州市、白銀市、定西市、臨夏州的市區和永登、紅古、永靖、東鄉、臨夏縣、臨洮、榆中等城區,建設引領全省跨越發展的核心區。
天水都市區,以天水市中心城區、三陽川地區、甘谷城區、秦安城區為核心,建設甘肅東部歷史文化特色的現代化中心城市。
酒嘉都市區,包括肅州區、嘉峪關市區和金塔縣,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國際文化交往門戶,國家重要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及研發中心。
平慶聯合都市區,是帶動甘肅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支撐體系:航空鐵路公路貫通城鎮
完善鐵路線網:形成“六射三聯”快速鐵路網。“六射”為蘭新二線、蘭州-張掖城際、寶蘭客專、蘭州-臨洮-張掖城際、蘭渝鐵路、包蘭二線;“三聯”為慶陽-平涼-天水-隴南鐵路、武威-中衛鐵路、銀川-慶陽-西安鐵路。形成“五射三聯”普通鐵路網。“五射”為隴海線/平定-西平鐵路、包蘭線、蘭新線、蘭青-青藏線、蘭合鐵路;“三聯”為干塘至武威南鐵路增建二線、寶雞-中衛、西寧-合作-成都鐵路。
建設白銀-蘭州新區聯絡線;建設慶陽至黃陵鐵路,開展陽平關-隴南-九寨鐵路的前期工作;新建華亭(安口)-崇信(銅城)-涇川運煤專線、靈(臺)-長(慶橋)運煤專線等鐵路。新增敦煌-格爾木、鄯善-敦煌、哈密-額濟納、酒泉-航天城、天峻-嘉峪關、金昌-阿拉善右旗、龍崗-馬鬃山等鐵路,改造提升嘉峪關-策克鐵路、瓜州-敦煌鐵路。
完善“一干十二支多通用”民用機場布局:“1干線”為蘭州中川機場。“12支線”指敦煌、嘉峪關、天水、張掖、金昌、慶陽、平涼、隴南、夏河、定西、武威、航天城等支線機場。適時啟動通用航空機場或直升機起降場(點)規劃建設。
實施差異化的水源建設策略,建設“引哈濟黨”“引大濟黑”“引大濟西”、“引洮”二期、曲溪供水、白龍江引水等調水工程,推進電網750千伏主網架建設,完成主網架從330/110千伏向750/330千伏的轉型升級。
城鎮分布:建成50萬-100萬人的中等城市4個
規劃期末,全省建成300萬-500萬人的大城市1個,蘭州市區(含新區,不含紅古區);50萬-100萬人的中等城市4個,酒嘉(含肅州區、嘉峪關市區)、天水市區(含秦州區、麥積區)、武威市區、平涼市區;20萬-50萬人的小城市13個,白銀市區(白銀區)、慶陽市區、張掖市區、金昌市區、定西市區、臨夏市、隴南市區、敦煌、榆中、隴西、甘谷、秦安、成縣;10萬-20萬人的小城市21個,高臺等;5萬-10萬人的小城市25個,金塔等;5萬人以下的小城市18個,肅北等。
分區指導:蘭-白-臨-定常住人口過千萬
蘭-白-臨-定綜合城鎮簇群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1156.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9.8%,城鎮人口為807萬人。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綜合城鎮簇群,支撐蘭州都市圈建設,帶動甘肅省整體發展水平提高。
天-隴歷史文化與生態經濟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618.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9.6%,推進以農業現代化、旅游業等為支撐的本地城鎮化。
酒-嘉向西開放門戶綜合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150.7萬人,城鎮化率達到81%,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中心城市、產業基地和交通樞紐。
平-慶現代資源型城鎮提升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402.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6.5%,以發展和消貧為導向,提升中小城鎮公共服務功能。
絲路文明與生態資源特色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56.1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6.3%,支持敦煌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綠洲田園城市。
金-武綠洲生態城鄉統籌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249.4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7.3%,加快金昌-武威一體化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
張掖綠洲生態城鄉統籌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13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1.8%,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和生態產業基地。
甘南民族文化與生態經濟發展區:規劃期末,常住人口增長到61.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51.7%,培育夏河成國際化旅游城市,積極融入九寨溝青海湖旅游圈。
規劃保障:敦煌擬升格為地級市
省際合作協調:與新疆加強通道建設與優勢資源開發合作,與陜西加強能源、旅游資源開發與生態環保合作,與四川加強國家通道建設與特色產業合作,與青海加強流域治理、水資源協調深度合作,與寧夏加強能源開發合作,與內蒙古加強國際通道建設、能源與特色產業合作。
2020年行動計劃,編制完成“一圈三區”空間協調發展規劃,并由省政府指導實施,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領域初步實現城鄉一體化;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重點實施好白銀等8個地級市、玉門等4個縣市區資源型城市21.05萬戶棚戶區改造工程。
積極穩妥推進行政區劃優化調整。敦煌升格為地級市,合并酒泉、嘉峪關兩市;甘谷、秦安撤縣設區;隴西、成縣、華亭改市;臨夏市和臨夏縣合并;加強整合蘭州市中心城區與榆中縣、皋蘭縣發展,增設兩個市轄區。
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 《甘肅省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的公示
為科學推進甘肅新型城鎮化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保障城鄉各類空間資源的合理配置,構筑符合甘肅省情、彰顯甘肅特色的城鎮體系,優化區域空間結構,引導全省城鄉空間高效、集約、協調發展,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同意,2012年12月底,省人民政府正式啟動了《甘肅省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的組織編制工作,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甘肅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規劃編制工作。
《甘肅省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的編制分為規劃綱要和規劃成果兩個階段,2014年8月,規劃綱要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的專家技術審查。2014年11月底編制完成了規劃成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審批辦法》要求,現將規劃成果主要內容公示,并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具體事項如下:
一、公示日期:2014年12月11日-2015年1月11日
二、意見收集方式:在公示期間,有關單位和個人對該規劃有何意見或建議,可通過以下方式向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反映。
聯 系 人:楊學文 聯系電話:0931-4609759
傳 真:0931-4609717(請注明“規劃公示”字樣)
電子郵箱:290339526@qq.com(請注明“規劃公示”字樣)
信件地址:蘭州市中央廣場1號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規劃處(請注明“規劃公示”字樣),郵編:730030
附件:1.甘肅省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主要內容
2.甘肅省城鎮體系規劃(2013-2030年)圖
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4年1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