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優先 遵循志愿
——省招辦負責人解讀今年高考大平行志愿錄取模式
甘肅日報記者 李欣瑤
5月29日,省招辦召開相關情況說明會,省招辦副主任漆峰及相關工作人員詳細解讀了在今年高考中即將實行的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按成績排序錄取
多年來,我省在高考招生錄取中實行的是“順序志愿”投檔錄取模式,強調的是“志愿優先,遵循分數”的原則。
漆峰介紹說,今年實行的大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是指考生可以填報若干個平行但有邏輯順序的院校志愿,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將文史類、理工類達到省批次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總分(文化課成績+全國性照顧政策分)從高到低排序并依次投檔。
當考生總分相同時比較單科成績,我省規定的文史類單科成績比較順序依次為: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即總分相同先看語文,若語文成績也相同則看文科綜合,若文科綜合成績也相同則看數學,若數學成績也相同則看外語,以此確定考生的排序。我省規定理工類單科成績比較順序依次為: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按以上順序依次比較,以此確定考生排序。
投檔機會只一次
今年投檔錄取實行一輪投檔,即按各招生院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逐個檢索完所有應被檢索的考生志愿后,一次、同時、全部將符合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投給各招生院校。考生檔案一旦投出,即不再檢索該考生的后續志愿,因此,對于考生來說只有一次投檔機會。
漆峰介紹說,為了降低院校退檔風險,在平行志愿正式投檔前,省招辦將根據院校招生計劃進行模擬投檔,模擬投檔比例通常為1:1.05。省招辦將把模擬投檔結果以信息交互的形式通知招生院校,院校以此為依據確定最終的投檔比例,以更好地完成招生計劃。
在正式投檔時,除了考生因專業不服從調劑和身體因素兩種原因會被退檔以外,所有符合條件的投檔考生院校都將無條件錄取。
平行志愿不“平等”
雖然考生只要達到所報6個平行志愿院校錄取條件,這6個院校均為該考生的潛在投檔院校,也可以說無論哪個志愿符合投檔條件并被投檔,都將視為考生第一志愿。但是考生填報的A、B、C、D、E、F六個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
對具體考生而言,是依考生所報先后順序逐個檢索,該考生的總分如符合A院校的投檔條件,則投向A院校,在此情況下,該考生的分數即使達到B、C、D、E、F院校條件,也不會再投檔。所以說,“平行志愿”并不是平等志愿,而且每個考生的檔案只能一檔一投。一旦考生檔案投到某一個志愿院校后,其他院校志愿即時無效。就每個考生而言,在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時,錄取機會仍然只有一次。
有優點也有風險
大平行志愿模式與以前的志愿模式相比有什么優點呢?
漆峰介紹說:首先是考生的選擇機會變多了。以前填報志愿,考生必須在幾所院校中選擇一所作為“第一志愿”,而今年可以將與自己實力相對應層次的院校放在一起,同時填報6所院校,志愿選擇的空間增大,志愿填報的風險降低。
其次是有利于妥善處理分數與志愿之間的矛盾,減少高分考生落榜。考生在錄取時,即使前一個志愿落空,后續的5個志愿也仍有機會發揮作用。因此,平行志愿較好地解決了以往高分考生因志愿填報不當而落榜的問題。
此外,大平行志愿緩解了“錄非所愿”現象。以往順序志愿填報方式,一般來講只能選擇一所滿意的院校,如有“閃失”,則可能“錄非所愿”。而大平行志愿實行后,考生可以同時選擇幾所心儀的院校,提高了考生志愿的滿意度。
但省招辦工作人員同時提醒考生,大平行志愿投檔模式仍存在風險:由于是一次性投檔,未能投檔或不符合院校錄取條件的考生電子檔案將被退回,這部分考生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錄取。
此外,如考生志愿定位過高,分數均未能達到6個志愿的院校的投檔線,考生檔案就不可能被投檔。如果考生專業不服從調劑,也會有落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