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展新姿 飛天舞蹁躚
——我省深入推進“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建設綜述
開欄的話:
甘肅省作為全國最早制定出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方案的省份,兩年來,按照國家賦予我省“構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次區域合作戰略基地,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的戰略定位,傾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在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一些重點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本報從今天起推出《“一帶一路”看甘肅》欄目,聚焦我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向西開放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積極進展,敬請關注。
甘肅日報記者 嚴存義
“一帶一路”,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大戰略。
扼絲綢之路“咽喉”要道的甘肅,無疑成為實施這一重大戰略的重要節點,也為甘肅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正如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三運所強調的,“一帶一路”戰略不僅為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開辟了廣闊空間,也為甘肅這樣的內陸欠發達省份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發展步伐指明了方向。
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強力推動下,全省上下奮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全省對外開放步伐明顯加快,開放空間進一步拓展,對外交流合作取得實質性成果,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謀深謀遠,強化頂層設計,全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我省面臨的最大希望是開發開放,要堅持開放帶動的發展取向,努力走出一條內陸邊遠地區開放開發的新路子。
去年5月,按照中央賦予甘肅對外開放的戰略定位,省委省政府搶抓機遇,謀深謀遠,強化頂層設計,及時制定出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以落實“五通”為重點,拉開了甘肅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大幕。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省委省政府又編制了《甘肅省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了全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發展目標、戰略布局、重點任務和項目清單。
根據兩個《方案》,我省確立了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戰略定位:向西開放的縱深支撐和戰略平臺、絲綢之路的綜合交通樞紐和黃金通道、經貿物流合作的區域中心、產業集聚和合作示范基地、人文交流合作的橋梁和紐帶。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要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黃金段。
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認為,甘肅過去是封閉的內陸,現在站在了開放的前沿。這是甘肅經濟社會騰飛面臨的千載難逢的一次歷史機遇,應該牢牢抓住。
搭建平臺,擴大交流,開放平臺建設取得新突破
要讓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真正“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就要進一步提升甘肅整體開放平臺的層級。
蘭州新區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第一個國家級新區,被定位為國家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西部重要的增長極和承接產業轉移的示范區。目前,已引進39家全球、中國、民營500強企業,龍頭產業項目達200多個。
擴大對外開放,必須加快口岸開放步伐。目前蘭州中川機場國際航空口岸和敦煌機場國際航空口岸實現對外開放,嘉峪關機場航空口岸對外開放正在申請列入“十三五”規劃。同時全力推進蘭州、武威鐵路口岸的規劃申報和對外開放。
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武威保稅物流中心去年10月封關運營,實現了我省海關特殊監管區“零”的突破。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于近期通過國家驗收并封關運行,為我省與中西亞國家的貿易往來提供平臺和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我省對外合作交流正在向全方位、多領域拓展,已在白俄羅斯、伊朗、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尼西亞以及我國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設立了5個商務代表處,省商務廳在霍爾果斯口岸中哈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建設了“甘肅特色商品展示展銷館”,為我省150多家企業、1200種特色產品搭建展示展銷平臺,促進我省瓜果蔬菜、農副產品、燈具等產品的出口。
同時,我省還著力把蘭洽會、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游節和中國(甘肅)新能源國際博覽會等展會節會,作為擴大對外開放和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的重要載體,不斷提升層次和國際化水平,使其成為我省對外開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
強化基礎,交通先行,開放通道建設呈現新亮點
道路聯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我省立足區位和通道優勢,把道路聯通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的基礎性工作。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果斷決策,制定出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6873”交通突破行動實施方案》,決定從今年開始集中用6年時間、完成投資8000億元以上、建成公路鐵路70000公里以上、實現“公路暢通、鐵路連通、航路廣通”三大目標,從根本上解決甘肅交通發展不足的問題。
這一重大戰略的實施,必將為打破交通瓶頸制約、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6873”交通突破行動實施4個多月來已形成良好開局。據省交通運輸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14個市州確定的交通突破行動公路、鐵路、民航建設計劃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
為努力把甘肅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陸路貨物集散中心,我省積極開辟國際航線,開行中歐貨運班列。截至目前,全省已開通14條國際和地區航線,今年上半年出入境人員7.8萬人次,同比增長75%。
貨運班列密集開通。去年12月,開通了“天馬號”中歐班列,截至今年8月14日,已經開行22列,貨運總值9375萬美元,基本實現了常態化運營;今年7月5日,“蘭州號”中亞國際貨運班列從蘭州新區首發,截至8月25日,共開行11列,貨物總值1429萬美元;8月21日,蘭州至漢堡中歐國際貨運班列發車,成為甘肅第一列開行到歐洲的往返貨運班列;嘉峪關號酒鋼鋼材中亞國際貨運班列于8月28日正式發車,預計每年發運約5萬噸外貿貨物……
路通百業興。公路、鐵路、民航的加快建設,為甘肅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鋪平了發展的“快車道”。
內引外聯,加強合作,經貿合作取得新成果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我省立足資源、能源和產業優勢,主動“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中亞、西亞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提升對外合作水平。
金川公司、白銀公司、酒鋼集團等大型企業堅持市場化、國際化取向,初步形成了國際化經營格局。民營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也取得重大進展,蘭州海默科技公司在美國、阿聯酋、阿曼、哥倫比亞等國家擁有6家海外子公司及分支機構,截至今年7月底,對境外累計投資6730萬美元;天水星火機床公司在法國并購成立法國索瑪(SOMAB)公司,累計投資595萬美元。
特別是今年5月,我省應邀參加了“中白地方經貿合作論壇”。在兩國元首見證下,金川集團公司投資建設的PVC管材生產線項目和甘肅聚馨農業科技集團投資建設的啤酒麥芽加工項目,成為中白工業園入園項目。
在加大投資合作的同時,我省國際貿易合作日益活躍。2014年,我省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3.3%,占全省進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18%提高到23%。我省向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出口的石油鉆采設備、特色農產品、民族用品、電子產品等均有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我省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額實現穩定增長。
發揮優勢,突出特色,人文交流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我省立足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已經建立的友好城市關系,在人員培訓、技術合作、文化推廣等領域廣泛開展政府間合作和民間交流,促進了人文相通。
目前我省已與五大洲35個國家建立了50對國際友好城市,其中與“一帶一路”國家建立17對國際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
通過建立政府間互訪機制,進一步擴大互動交流和合作。第二十屆蘭洽會,伊朗庫姆省省長率團參展參會;今年6月,白俄羅斯貿易部副部長馬杜里斯率領經貿代表團來我省洽談合作;第21屆蘭洽會期間,白俄羅斯副總理加里寧率政府和企業代表團訪問甘肅,進一步促進雙方交流和合作。
與此對應的是,近兩年省委書記王三運率團先后訪問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近期,省長劉偉平將率團赴白俄羅斯、印度、瑞士訪問。去年8月,省委副書記歐陽堅率團先后訪問了伊朗、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今年5月,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榮燦率團參加了“中白地方經貿合作論壇”,并在中白兩國元首見證下與白俄羅斯貿易部、格羅德諾州簽署了合作協議。
在技術交流方面,我省充分發揮在風能、太陽能、旱作農業、雨水積蓄利用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承擔了商務部下達的為30多個國家400多名學員進行的援外項目培訓。積極實施甘肅省國際交流員研習班項目,近年來共有54個國家的232名交流員參加了學習培訓。
隨著“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的深入推進,我省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民間交流也日益活躍。近兩年絲路沿線20多個國家的民間代表團來我省考察,我省《絲路花雨》《大夢敦煌》等優秀舞劇赴歐洲、中亞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演出,取得圓滿成功……
絲路展新姿,飛天舞蹁躚。美麗的飛天不再沉寂,她見證著甘肅在開放中蝶變,在開放中超越,在開放中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