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蘭州訊(記者孫海峰)為進一步提升我省產業脫貧能力,“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實施旅游扶貧工程、電商扶貧工程、光伏扶貧工程、資產收益扶貧試點工程、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等五項新型產業扶貧項目,以拓展貧困人口增收途徑,加快脫貧步伐。
“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對鄉村旅游經營戶實施改廚、改廁、改院落、整治周邊環境工程,支持貧困村周邊10公里范圍內具備條件的重點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各類資本和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參與貧困村旅游開發;鼓勵開發建設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以及自駕露營、戶外運動和養老養生等鄉村旅游產品,培育鄉村旅游創客基地;實施森林旅游扶貧工程,鼓勵發展“森林人家”,打造多元化旅游產品。我省還將鼓勵和支持農民將當地農副土特產品、手工藝品就地就近銷售,開展“鄉村旅游+互聯網”萬村千店扶貧專項行動,加大對貧困地區旅游線路、旅游產品、特色農產品等宣傳推介力度。
在電商扶貧方面,我省將鼓勵引導電商和電商平臺企業開辟特色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與合作社、種養大戶建立直采直供關系;鼓勵電信運營企業對貧困村網絡流量資費給予適當優惠,大幅度提高全省貧困地區寬帶家庭普及率,實現4G網絡全覆蓋。在有條件的貧困村,我省將建設一批生鮮冷鏈物流設施,逐步形成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的雙向流通服務網絡。
此外,我省將在48個光照條件較好貧困縣和酒泉市的11個整建制移民鄉實施光伏扶貧工程,保障9.2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包括無勞動能力戶和殘疾人等)持續20年增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并在貧困地區選擇一批水電、礦產資源開發項目,按照集體經濟組織和原住居民自主自愿的原則,創新貧困地區水電、礦產資源開發占用農村集體土地補償方式,將入股分紅作為征地補償的新方式,組織開展集體土地補償費入股分紅試點,增加貧困人口資產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