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日報(記者孫海峰 薛硯)盡管實施只有短短6個月時間,我省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初顯成效。試點縣區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形成了一批有效的做法和模式,農村新型經營組織呈現快速增長。這是記者日前從省農村“三變”改革領導小組了解到的。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試點開展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86個縣區也將其作為脫貧攻堅和發展縣域經濟的有力抓手,試點工作成效初顯。莊浪縣在當地沒有龍頭企業的情況下,由政府出資建立國有農業投資公司,采用了“國有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引領產業發展和融資;康縣在城關鎮鳳凰谷村建立“支部+公司+農戶”模式,將集體和農戶房產、土地經營權等可變資產折股量化,籌資成立鳳凰谷鄉村旅游度假有限公司,開展鄉村旅游產業開發;麥積區花牛鎮建立“支部+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3個村8043畝果園入股,農戶每年每畝可保底分紅350元,貧困戶將扶貧貸款自愿入股,每戶每年可分紅4000元。在農村“三變”改革的濃厚氛圍中,農村新型經濟組織呈快速增長態勢,許多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基層供銷社恢復壯大,一些民營企業和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的積極性顯著提高,貧困地區農民加入合作社的積極性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