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甘肅新聞>>甘肅>>正文
甘肅沿黃旅游,這份攻略請收好(圖)
(2019/8/11 7:32:44)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 記者秦娜  打印本頁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8月9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秦娜)甘肅沿黃旅游出攻略啦!在今天召開的有關會議上,甘肅省沿黃四市州旅游發展聯盟發布了沿黃四市州旅游攻略,這份攻略涵蓋了沿黃四市州五大旅游主題和三條精品線路。

  沿黃四市州五大旅游主題主要包括華夏探源之旅、自然風光之旅、民俗文化之旅、鄉村風情之旅和紅色記憶之旅。

26104738o0jb_副本.jpg

中山鐵橋。

  華夏探源之旅:以蘭州中山橋、臨夏永靖炳靈寺、瑪曲黃河第一灣等為代表的黃河歷史文化之旅,滿足了旅行者對中華民族溯古追源和古香古韻的向往;

261001002m2o_副本.png

  瑪曲黃河第一灣。

  自然風光之旅:以白銀景泰黃河石林、甘南迭部扎尕那、蘭州興隆山、臨夏松鳴巖等為代表的自然風光之旅,是一場以自然景觀為主題的旅行,可以滿足旅行者對于森林氧吧和世外仙境的向往;

  民俗文化之旅:以蘭州青城古鎮、臨夏八坊十三巷等景區為代表的民俗傳承之旅,是一場追尋民俗記憶的旅行,滿足了旅行者歷史彌新和文化傳承的記憶;

  鄉村風情之旅:以永靖太極島、白銀花村——顧家善、甘南碌曲郎木寺、蘭州什川古梨園等為代表的特色小鎮之旅,是一場探尋鄉村文化底蘊和鄉村風情之旅,適合久居城市的民眾來體驗一次放松身心的出行。

  紅色記憶之旅:以會寧紅軍會師舊址、蘭州八路軍辦事處、甘南茨日那毛主席舊居等為代表的紅色記憶之旅,適宜開展以紅色教育為主的研學旅行,讓青少年感受革命光榮傳統,激發對黨、對祖國的熱愛。

26114326bdoy_副本.jpg

  會寧會師紀念塔。

  在5大特色主題旅游線上,不但可以領略黃河在初成時期的婉約秀麗,還可體會黃河成河后的磅礴氣勢和高峽平湖,飽覽沿途眾多的名勝古跡,感受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歷史文化。

  沿黃四市州精品旅游線路

  一日游旅游線路

  1、蘭州黃河風情線—夜游黃河

  蘭州是全國唯一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一河(黃河)一橋(中山橋)一山(白塔山)一園(水車園)形成了獨特的城市名片,夜游黃河可讓游客感受黃河風情線不同于白天的旅游體驗,領略“蘭州外灘”的獨特魅力。

261048502kfb_副本.jpg

  蘭州水車博覽園。

  2、蘭州—興隆山

  興隆山位于蘭州市東南60公里的榆中縣,是國家4A級旅游勝地,有著名的興隆山景區、棲云山景區、官灘溝景區等三十余處景點,是蘭州周邊避暑納涼、休閑度假的首選之地。

  3、蘭州—黃河石林

  景泰黃河石林位于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中泉鄉龍灣村,集黃河、沙漠、綠洲、農家等為一體,飲馬大峽谷內桔色砂礫巖構成的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構成了一幅幽怨、蒼茫的西部風情畫。

26110549xg4g_副本1.jpg

  黃河石林。

  4、蘭州—拉卜楞寺—桑科草原

  拉卜楞寺被譽為“世界藏學府”,其宗教地位與藝術成就舉世聞名,也是了解藏傳佛教和藏區文化最好的窗口。在桑科草原上盡情領略草原美景,品嘗手抓羊肉、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等藏區特色美食,充分感受民族風情和草原風光。

  5、蘭州—劉家峽-—炳靈寺

  劉家峽水庫地處高原峽谷,入峽時兩岸奇峰對峙,壁立千仞,出峽時,眼前是高山平湖、湖光山色。炳靈寺是北魏時期以石刻見長的藝術寶庫,百座栩栩如生的石雕像和浮雕塔以及神秘的佛教密宗壁畫藝術引人入勝。

  6、蘭州—八坊十三巷—大墩峽

  “八坊十三巷”融合了回族磚雕、漢族木刻、藏族彩繪,集民族特色、休閑旅游、綠色生態、人文科教為一體,呈現出穆斯林的生活畫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藝術“大觀園”。大墩峽位于甘青兩省五縣的交匯處,東臨黃河三峽,南面是具有濃郁保安族風情的大墩村,峽內群山疊翠,灌木叢生,奇花異草布滿山谷,景色美不勝收。

  休閑度假二日游線路

  1.蘭州—青城古鎮—濕地公園—白銀黃河石林

  青城古鎮是省級歷史名鎮和全國民間藝術之鄉,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多處。第一天早上從蘭州出發驅車2小時可到達青城古鎮,游覽直城隍廟、羅家大院、高家祠堂、青城書院,驅車20分鐘游覽黃河濕地公園,傍晚乘車赴景泰黃河石林龍灣村。第二天早餐后游覽黃河石林,領略石林群、黃河、沙漠、綠洲、戈壁、農莊的有機融合,還可體驗羊皮筏子漂流,乘“驢的”進入峽谷,感受石林壯觀之美。

  2、蘭州——冶力關

  冶力關風景區在臨潭縣境內,主要景觀有蓮花山、冶木峽、冶海湖、赤壁幽谷、巨型臥佛等,是一處民族風情獨特、自然風光優美的旅游度假勝地。早上從蘭州出發赴臨潭縣冶力關鎮,3小時左右抵達,午餐后赴香子溝黃捻子景區參觀游覽,走林間棧道,聽萬里松濤,感受原始生態之美,后乘車返回冶力關鎮。第二天赴冶海景區參觀,游覽飲馬泉、冶海天池、赤壁幽谷景區,用完中餐后返回蘭州。

  3、臨夏:蘭州—蓮花山—冶力關—松鳴巖

  蓮花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蓮花山花兒”的故鄉,景區歷史久遠,民俗獨特,景色優美,是儒釋道三教合一圣地。松鳴巖為河州八景之一,因每當風起,松濤大作,如戰鼓擂擂、似駿馬奔騰而得名。

  第一天從蘭州出發2小時到達蓮花山,感受蓮花山的獨特之美。第二天從蓮花山到達松鳴巖大概1個小時,先后參觀松鳴巖風景名勝古跡區、藥水峽水上游樂區、八路溝高山植物園區、槐山子梁森林景觀區、小峽休閑度假區等,感受松鳴巖“松巖疊翠”的魅力。

261120537jqh_副本.jpg

  和政松鳴巖景區。

  自助自駕三日游線路

  蘭州—拉卜楞寺—尕海湖—扎尕那——郎木寺

  “扎尕那”意為“石匣子”“石城”,是一處沒有被開發的原生態景區。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是青藏高原東部的一塊重要濕地,被譽為高原上的一顆明珠,尕海湖水草豐茂,許多南遷北返的珍稀鳥類在此落腳和繁殖。

  早上從蘭州出發赴夏河縣,午餐后參觀全國六大黃教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下午游覽桑科草原,晚上參與鍋莊篝火晚會。第二天前往迭部縣扎尕那景區,途中游覽白天鵝、灰鶴、黑頸鶴的棲息地——尕海湖,中午到達扎尕那,游覽后宿迭部。第三天早上驅車前往“東方的小瑞士”——郎木寺,感受藏族人原生態生活。


相 關 新 聞

·第九屆蘭州黃河文化旅游節開幕·黃河中上游渭河武山段水質保障及生態修復工程項目座談
·甘肅張掖:九曲黃河燈陣亮燈迎客(圖)·九曲黃河燈陣在張掖亮燈(圖)
·熱烈祝賀黃河財險天水市中心支公司1月13日開業(圖)·白銀市第二屆黃河風情文化旅游節開幕
·黃河出現今年第1號洪水 上游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啟動·黃河4月起首次實施流域性禁漁 禁漁期間不允許釣魚
·黃河居然變清了?專家稱生態平衡可能因此遭破壞·天水黃河嘉釀啤酒音樂盛會嗨翻全場(組圖)

最 新 圖 片
甘肅沿黃旅游,這份攻略請收好(圖) 張掖市公安局警航大隊空中警務巡邏啟動(圖) 雨后的臨夏市東區美景如畫(圖) 中央第五生態環保督察組向甘肅交辦第二十九批舉報問 武山“漿福”系列酸菜涼菜大量上市,開袋即食,銷售 甘肅蘭州:美食烹飪盡顯“舌尖上的文化”(圖)

 甘肅新聞
·甘肅沿黃旅游,這份攻略請收好(圖)
·張掖市公安局警航大隊空中警務巡邏啟動(圖)
·甘肅省首例5G遠程手術進行示教直播
·雨后的臨夏市東區美景如畫(圖)
·中央第五生態環保督察組向甘肅交辦第二十九批舉報問
·德國電視一臺關注甘肅牛肉面扶貧
·武山“漿福”系列酸菜涼菜大量上市,開袋即食,銷售
·甘肅蘭州:美食烹飪盡顯“舌尖上的文化”(圖)
·甘肅省第三屆農村創業創新大賽舉行
·永靖縣利用光照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甘肅天津扶貧協作座談會在津召開
·中央第五生態環保督察組向甘肅交辦第二十八批舉報問
·首屆千人古箏世界紀錄挑戰賽在嘉峪關關城舉行
·第七屆酒泉華夏文化藝術節開幕
·甘肅省第四屆中學生運動會在金昌開幕
 博 客
·己亥立秋隨吟
·李曉東:五月六日
·己亥七夕隨吟
·牧云:夜色星空
·天水,有個醉氧的地方叫利橋
·乞巧文化傳承
·八月抒懷
·己亥盛夏云南之行
 播 客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國》
·楊彥東:初冬牧場
·秀金山風光
·進入天水古村落
·溫家峽紅葉
·高原:漁家傲
·為勞動者“送清涼”
 娛 樂

·哪吒是哪里人?四地均稱“哪吒故里”(圖)
·星援APP被查 大批流量明星微博“人氣”猛跌
·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閉幕(圖)
·解讀奧斯卡:獲最佳的不只《綠皮書》,還有中國力量
·新華國際時評:呵護中國科幻走向世界的每一步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19年元宵晚會》即將絢麗登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元宵晚會節目單來啦!
·中國演員獲第69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圖)
·2019春節檔電影盤點:票房口碑雙豐收
·《流浪地球》C位,國產科幻“出道”(圖)

 社 會
·瓜農抓賊倒賠300元?鶴壁警方:涉事民警停職
·青島一幼兒園外教猥褻兒童一審獲刑5年并驅逐出境
·竊取上億條游戲社交賬戶信息 江蘇徐州抓捕75人
·氣象學家:2019年將是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之
·瘋狂的套路貸:“砍頭息”+軟暴力滋生黑產業
·23日10時50分“大暑”: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因感情糾紛扔刀,濟南“天降菜刀案”嫌疑人被刑拘
·有張“外國臉”就能當外教?“黑外教”如何輕松入職
·晉江文學城、番茄小說和米讀小說被約談整改
·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三伏”都是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