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地積極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孫海峰 陳泳 安志鵬 通訊員 魏金龍
我省各地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把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有效對接,努力實現全面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近日,蘭州市工信部門積極制定推動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成立6個工作組,按照疫情防控物資、生活必需品等分類分批組織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同時,建立重點工業企業聯絡員制度,對全市重點工業企業實行聯系包抓,“點對點”精準服務企業,并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的宣傳和兌現落實。蘭州市工信部門還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小企業兩個層面建立問題臺賬,按照區縣聯動、一企一策、精準調度的要求,逐項協調解決。截至2月20日,全市35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200戶,復工率57%,其中50戶重點企業,已復工40戶,復工率80%。
瓜州縣出臺7條措施助企業復工復產。對2月29日前復工復產的規模以上非能源工業企業,給予一次性疫情防控補貼10萬元;對持續生產的非能源重點企業(年產值1500萬元以上),給予一次性疫情防控補貼2萬元;對3月31日前完成環保、安全、施工圖等重點手續辦理,正式開工建設的柳溝園區新(續)建招商引資項目,給予一次性疫情防控補貼5萬元等。“為了確保政策落到實處,瓜州縣財政列支3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支持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運輸、防疫、物流、員工返崗等補貼。”瓜州縣工信局局長李鐵說。
連日來,景泰縣已有106家工業企業開工復工。景泰縣要求企業合理安排復工復產計劃,每日上班前、下班后消殺防疫。同時,景泰縣積極做好煤、電、油、氣、運等保障,協助企業解決運輸、原料供應等實際困難。
寧縣按照“防疫不妨產”的思路,堅決打好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和復工復產組合拳。寧縣引導農戶備足生產物資,全縣儲備化肥1.2萬噸、種子1315噸、農藥24.5噸、農膜700噸。督促各類企業和市場主體落實防控措施。截至目前,有5戶規模以上、限額以上企業和133戶中小企業已經復工,通達果汁等重點企業近期將陸續復工復產。
自2月10日復工復產以來,酒泉樂為爾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對前來上班的員工測量體溫,對進入廠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消毒和登記,同時對辦公區域進行消毒消殺。“我們采取了更加全面、嚴格的消毒防控措施確保生產、人員安全。”公司董事長周麗瑋說。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時期,酒泉巨龍物流港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聚農網平臺,采取線上交易、線下配送的辦法,及時將急需的農資送到農戶手中。公司黨支部書記董文君說:“我們集中采購以后,再集中配送到各鄉鎮固定銷售點。”
白銀市平川區將領導干部的履職研判與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緊密結合,用推進疫情防控成效研判領導干部的擔當作為,為樹立鮮明的一線選任導向提供依據、奠定基礎。同時,嚴格執行考察辦法,將評分排名靠前的干部確定為疫情防控一線優秀后備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