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規模化路打“放心菜”牌
甘谷蔬菜成為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
本報甘谷訊(記者王宇興)色彩紛呈的新鮮蔬菜,走南闖北的銷售隊伍,構成了今日甘谷縣渭河兩岸“大菜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甘谷縣大力發展“放心菜”,蔬菜生產在全縣農村經濟中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目前,該縣精細蔬菜面積已發展到12.4萬畝,年總產值達到2.8億元,純收入達到1.85億元,蔬菜被廣大農民譽為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近年來,甘谷縣充分利用渭河沿川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光照資源,先后建成特色蔬菜、優質蔬菜、無公害蔬菜、設施蔬菜等基地10個、面積10萬畝。為了生產出老百姓餐桌上的“放心菜”,甘谷縣大力提倡有機肥,并制定出了一系列標準化生產的規章制度。去年,該縣被省上命名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范縣,所生產的春蘿卜、蒜苗、線辣椒、韭菜、番茄等品種,通過農業部和省上有關部門綠色食品認證。
為了將“放心菜”做大做強,近年來,甘谷縣先后引進了瓜類、茄子嫁接,氣體施肥、滴灌、遮陽網等先進技術,推廣了“地膜馬鈴薯+大蔥”、“白菜+大蒜”、“大棚韭菜”、“春蘿卜+番茄+菜花”四大種植模式;每年邀請省內外蔬菜專家來甘谷講學,使無公害蔬菜栽培、病蟲害防治、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等適用技術在當地得到普遍推廣。為了解除菜農銷售中的后顧之憂,甘谷縣先后建成31個蔬菜專業市場、6個中型氣調庫,使全縣蔬菜暢銷20多個省、區、市。今年1至9月,該縣運銷大戶已向全國主要城市外銷蔬菜30多萬噸,銷售收入達到1.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