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石鄉丁窯村群眾在收割地膜小麥)
6月24日,甘谷縣六峰鎮覺皇寺村民在收割小麥,三夏大忙如火如荼。進入夏至以來,甘谷縣34.61萬畝小麥由川到山,由地膜小麥到露地小麥逐次開始成熟。

(六峰鎮覺皇寺群眾在收割小麥)
去冬今春甘谷嚴重旱情,在不利的天時條件下,縣農業局積極組織群眾,加強農作物田間管理,狠抓了打耱鎮壓、增施肥料、冬灌保墑、滅鼠、中耕除草等生產措施的落實,促進苗情轉化,提高作物抗旱能力。與此同時,確定專人,及時監測預報,狠抓了小麥的條銹病防控,有效地控制了條銹病的普發流行,累計防治病蟲草鼠害發生面積126.8萬畝(次),防治118.5萬畝(次)。在積極做好防治病蟲草鼠害的同時,積極實施科技組農增收項目,在安遠、大石、新興、謝家灣四鄉鎮推廣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新建地膜穴播小麥示范面積2.01萬畝,使全縣地膜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0.1萬畝。大力推進甘谷小麥高產創建示范項目實施,在金山鄉西溝流域的二家灣等村建成了北山片1.256萬畝的冬小麥高產示范區;在渭河流域的新興鎮、六峰鎮建成川道區1.495萬畝的冬小麥高產示范區;并在六峰鎮的覺皇寺村和金山鄉米谷川村分別建成120畝和108畝的兩個高產核心攻關田。通過科技推廣,有力地促進了我縣小麥產量的提高。
農時不等人,為確保豐產豐收,成熟的糧食顆粒歸倉,最近幾天,各地群眾已做好充分準備,做到成熟一塊收割一塊,確保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