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7日,市政協主席宋敬國帶領市政協副主席王欽錫、王鳳保、安志宏、楊發元、何道華、雷傳昌,市政協秘書長白曉玲,市政協各委主任,部分市政協常委、委員,深入甘谷縣視察農村沼氣建設和使用情況。
市農業局局長劉來生、副局長王全保,市能源推廣中心主任張春榮,甘谷縣委書記王子生,縣人大主任劉元映,縣政協主席王璽卿,副縣長徐忠民,縣政協副主席李緒昌及縣農業局負責人等陪同視察。

宋敬國一行先后深入甘谷縣安遠鎮山莊川村、大石鄉河南村和安遠鎮王馬村,通過聽取匯報、入戶走訪、詢問交流等多種方式,對甘谷縣農村沼氣建設和使用情況進行了視察。視察組認為甘谷縣對農村沼氣項目建設工作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措施具體得力,工作成效顯著,后續服務管理到位,發揮了應有作用,群眾得到了實惠,受到了普遍歡迎和喜愛。
自2003年甘谷縣開始實施農村沼氣建設項目以來,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群眾參與、穩步推進的原則,按照建設示范工程和樣板工程的要求,把確保沼氣池建設質量、提高沼氣利用率、發揮沼氣綜合效益作為根本目標,積極推行專業化施工、物業化管理、產業化發展的建設模式,沼氣項目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至2009年底,全縣累計建成并完成戶用沼氣池1.85萬口,涉及全縣15個鄉鎮216個村,占全縣宜建沼氣池農戶數的18.2%,覆蓋全縣5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5聯戶沼氣工程10處,20聯戶沼氣工程1處,養殖小區沼氣工程1處,建成農村沼氣縣級服務站一處,標準化村級服務網點74處,實現了沼氣項目“建”“管”協調發展,穩步推進。2008年8月全省農村沼氣建設現場會在甘谷縣召開,全市農村沼氣建設現場會先后于2006年3月、2009年4月在甘谷縣召開,今年6月份,全市農村沼氣建設技能培訓大比武活動在甘谷縣舉行。

下午,在市農業高新技術園聽取了大型沼氣項目建設情況并召開了座談會,會議由市政協副主席楊發元主持。市農業局局長劉來生匯報了全市農村沼氣建設情況,副縣長徐忠民匯報了甘谷縣農村沼氣建設情況,部分副主席、常委、委員結合視察活動對全市沼氣工作暢所欲言,作了交流發言。

宋敬國在講話中說,近幾年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對農村沼氣建設是高度重視的,通過各方的努力,農村沼氣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有力的促進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和農業結構的調整,加快了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步伐,主要的特點是,一是領導重視,二是措施得力,三是成效顯著。
就下一步工作,宋敬國要求,一是要重視解決好群眾自主建池少、項目扶持依賴程度高的問題。首先要解決情況的思想問題。在做好宣傳、引導和鼓勵的同時,組織沼氣建設滯后地區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先進示范點進行實地參觀。要通過有效地宣傳引導,讓廣大農民真切感受到沼氣建設帶來的好處,提高堅持積極性、主動性。其次要重視發展聯戶沼氣,這樣可以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再次,要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籌措建設資金,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資金傾斜及財力支持,要及早編制好我市沼氣發展規劃,盡早進行項目申請,保證建設資金,還要通過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和措施,盡可能多的吸引民間資本投入農村沼氣建設,切實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
二是要以沼氣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要把沼氣建設和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以沼氣建設為紐帶,大力推廣沼氣池和改圈、改廁“一池三改”新技術,實現生產循環發展、生活文明富裕的可持續發展,要把沼氣建設和農民的生產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逐步形成以沼氣為紐帶的“種植-養殖-沼氣-沼肥-再種植”、“豬-沼-果”、“豬-沼-菜”等農業循環經濟模式,既增加農民收入,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和農業生態環境。要將沼氣建設和扶貧開發,農業綜合開發等相銜接,整合項目,整合資金,通過典型示范,經驗推廣,全力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是要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建設,重視加強后續管理。沼氣建設三分在建,七分在管,科學的使用和后續維護,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出效益,要高度重視后續管理問題,要把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技術培訓和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要在規劃、培訓、施工、后續管理與服務等每個環節上制定科學的操作流程,使其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切實提高運行的質量和水平。
